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出自於“自卑感”以及對於“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A·阿德勒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分析學家A·阿德勒對自卑感的產生提出了富有創見性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出自於“自卑感”以及對於“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認為人人都有自卑感,隻是程度不同而已。他說,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人類欲求的這種改進是無止境的,因為人類的需要是無止境的。例如,科學的興起就是因為人類感到他們的無知,和他們對預測未來的需要,而努力奮鬥的結果。
在某些方麵,人類確實是所有動物中最弱小的。我們沒有獅子和老虎的強壯,沒有鷹和雕馳聘天空的豪邁,有許多種動物也比我們更適合於單獨地應付生活中的困難。雖然有些動物也會用團結來補償他們的軟弱,而成群結隊地群居生活,但是人類卻比我們在世界上所能發現的任何其他動物,需要更多及更深刻的合作。
世上遭受自卑感纏身的俘虜為數不少。盡管如此,若能采取適當的措施克服自卑感,這種痛苦可以輕易地被去除。
有一次,戴爾·卡耐基在某行會會議中心舉行的實業家會議上發表演講,當他正在講台上致詞時,有一名男子朝卡耐基逐步走近,而且誠懇地對卡耐基說:“我有個相當重要而嚴重的問題,不知是否能私下與您談談?”卡耐基聽了這句話後,看著那名男子憂鬱的表情,便答應等會議結束後再與他詳談。
會後,他向卡耐基說明:“我準備在這個城鎮開創自己一生中最偉大的事業,如果成功的話,將對我產生無比的意義,但若不幸失敗,我將會失去所有的一切。”
聽了這番話後,卡耐基安撫他,希望他能放鬆心情,接著婉轉地告訴他:“並非每件事都能達到預期的理想結果。成功固然美好,但即使失敗,明天的風仍是繼續地吹著,希望依然存在。”卡耐基如此開導他、勸慰他。
然而,他依舊愁容滿麵地說:“但是,有件令我相當苦惱的事,我始終無法對自己產生自信,我一直處於自卑中,對於任何事我都沒有把握,甚至無法確信自己是否真的能順利地完成一件事。通常有事情尚未開始著手之前,我的意誌便不由自主地消沉下來。事實上,目前我已相當泄氣了。”他繼續說著,“如今我已是40多歲的中年人,卻一直受困於自卑感的煩惱,因此對自己總是抱持否定的態度,今晚聆聽您的演講,對於您所談的有關思考力量的問題,希望有進一步的了解,我想明白該如何做,才能對自己產生自信與肯定,從而從自卑中掙脫出來。”
卡耐基對這名男子做了這樣的回答:“有兩個方法可以解決你的問題:第一探討無力感的來源。當然若要找出源頭,必得花費不少時間分析,但這是絕對必要的重要步驟。我們必須學習科學家的做法,以科學方法來探究這種生活病態的原因。不過,這件事絕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答案,再者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心應手地運用,這是一種為達到永久治愈目標的治療方法,因此對你的迫切需要並不適宜。但是,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臨時應急,以解決你迫在眉睫的問題,我要給你開一貼處方,如能好好運用,想必能有效解決你的困難。”
卡耐基繼續向他鄭重說明:“今天晚上,當你走在街上時,不妨處處默念我將告訴你的這句話;等你回到家,躺在床上時,也要對自己重複說上幾遍。待隔天睡醒時,記得在起床前把這句話說上三次。倘若你本著虔誠的心意來做這件事,你將會獲得足夠的能力麵對這個問題。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嚐試花些時間去進行分析問題的基礎研究,是再好不過的事。但不論研究結果如何,我現在要贈予你這貼處方,在治療上卻是扮演著絕對重要的角色。”
由於在此之前,他並未聽過這句話,因此卡耐基把這句話寫在卡片上遞給他,並請他大聲複誦三次“我一定行,明天一定會更美好”。然後,再次細心叮嚀:“那麼,你就按照我剛才所說的去做吧!我相信一切將很順利!”
他站起身來,先是靜靜地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後來帶著激動的表情與口吻對卡耐基說:“好的,先生,我知道了!”
卡耐基看著他昂首挺胸的身影在夜幕中逐漸消失,盡管那身影看來仍有些悲傷的意味,但是端視他那昂然的姿態,仿佛無言地暗示,自卑已在他的心中漸漸遠去。
令人難以置信,一句話竟奇跡般地喚起了這名男子心中的自信,讓他從自卑的陰影中勇敢地走了出來,克服和超越自卑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