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你追求性福的神奇穴位——關元穴(2)(1 / 1)

人體健脾要穴--太白穴

具有小柴胡湯功效的藥用大穴--足臨泣穴

對付肝病的大義士--行間穴

聚積元氣的人體“長江”--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診三脈“決生死,處百病”三大獨特要穴之一。它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

早些年,我曾有幸拜訪當代名醫張士傑老先生,張老是前北京鼓樓醫院針灸科主任,他最擅長使用的就是太溪穴,被譽為“張太溪”。

在臨床當中,張老發現人體的穴位太多太密,疾病也複雜多變。如果逐一取穴的話,難免顧此失彼,取不到好的療效。在長期的摸索當中,他發現,利用太溪一個穴,或者配合另外的一兩個穴,一樣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所以,在他的治病過程中,大多數都取太溪穴。因此,人們依照以往的習慣給了他“張太溪”這樣一個稱呼。

在北京協和醫院,某資深新聞人士,肺癌晚期,高位截癱,食水不進,排泄不通,生命垂危。在多方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請張士傑為其針灸治療。張士傑針刺太溪穴,一針紮下去,病人尿液即從導尿管中流出,針出即止,在場專家教授無不驚歎不已。經針灸治療5次後,病人飲食正常,身上插管皆除。

事實上,在我的行醫生涯中,也用太溪穴治過不少急症頑症。大概是在三四年前,我曾經治療過這樣以為女患者,她是白領一族,年齡不到30歲,患上了腰疼症,而且病情比較嚴重。當時我並沒有給她開藥,隻是在她兩側的腎俞穴上也就是腰痛的位置為她各拔了一個真空罐,之後按揉她的太溪穴10分鍾。完成之後,她的腰痛明顯減輕,我讓她回家後按此方法自己繼續治療,告訴她,隻要堅持20來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這裏之所以按摩太溪穴,目的是為了調節腰的同時,把氣血引導腎經上去,補到根源、補到穴位上去,這樣才能有持久的效果。如果隻是拔罐,雖也可為這位女患者減輕腰痛,但卻無法根除。

果然,這位女患者按照我的方法,堅持了半個多月,腰疼症就徹底好了。

那麼,說到這裏,有的讀者或許會好奇:“太溪穴”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穴位?為什麼有如此之功效呢?

太溪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說腎經的原氣大會於此,是人體當中元氣旺盛而又尊貴無比的地方,古代醫家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我們都知道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中醫說腎陰和腎陽是生長發育的根本,五髒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於腎,腎一旦出現問題,人體就會百病從牛。而作為腎經的原穴,太溪的作用自然是非常巨大的。

此外,太溪穴不但是腎經的大補穴,還是全身的大補穴。大家都知道足三裏穴是強身大穴,但如果與太溪穴相比,足三裏偏重於補後天,太溪穴偏重於補先天。所以,要補先天之本,我建議大家從太溪穴開始。

補給生命的泉眼--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的凹陷處便是。

湧泉穴是人體的“長壽穴”之一。俗話說:“若要人安樂,湧泉常溫暖。”據統計,推搓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50餘種疾病。所以,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

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湧泉。據現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一條直線,二穴是有“井”有“水”的上下呼應關係,從“井”上可俯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湧泉如山環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給人體形成一個強大的氣場,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