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態放低,才能輕裝上陣 (2)(2 / 3)

“唉,別提了,全怪這次背運。”

“你不用放在心上。”朋友安慰他說,“如果命運不願意看到你幸福,至少它會教你懂得謹慎小心。”商人聽後無言以對。

所以,你今天的成功不代表你一生都能擁有名利,你一時的幸運也不代表你一世都能得到機會的垂青。所以奉勸每一位成功的人士:要積穀防餓,居安思危。

這世界不在意你的自尊,隻看重你的成就

決定辭職卻晉升

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也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有一個農民,為人處世踏實,但他卻說了一段影響了很多人的話:我們很多人和別人交往,總覺得自己吃虧了,但實際上,在旁人看來,你們彼此得失相當,你既沒吃虧也沒占便宜。如果你覺得自己不虧也不賺,那麼旁人看來,你一定占便宜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對方沒有跳起來,那麼要麼是對方很偉大,要麼是你很偉大!”

在這位智慧的農民悟出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之後,聯想的創始人柳傳誌提出了他的“鴕鳥理論”:

一個人在評價自己的能力和貢獻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等。當兩個人都是一隻火雞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大;當他是一隻火雞,而別人是隻小雞的時候,他又覺得自己是隻鴕鳥,比別人要大好多;而有一天當他真的看到鴕鳥的時候,他會說,噢,這隻雞比我大一點!

其實,當兩隻雞一樣大的時候,人家肯定覺得你比人家小;當你是隻火雞,人家是隻小雞,你覺得自己大的不行了的時候,小雞會覺得咱倆一樣大;隻有當你是隻鴕鳥的時候,小雞才會承認你大。

所以,人們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計得過高,一定要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如果你想別人看重你,你就要有比別人明顯許多的優勢才行。當我們還不是鴕鳥的時候,說話口氣不要太大。而當大家都是鴕鳥的時候,無論創業還是做事,都要用平常心麵來對各種事情。

“鴕鳥理論”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很常見。

有一天晚上朋友聚餐時,酒過三巡,甲忿忿地對他的朋友說:“單位頭頭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裏,改天我要把辭職信拍到他桌上,然後掉頭走人!”

“你對那家外貿公司的工作流程都弄清楚了嗎?對於他們做貿易的竅門完全搞通了嗎?”席間的一位朋友反問他。

“沒有!”他垂頭喪氣地回答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建議你好好地在這家外貿公司先把一切有關貿易的談判技巧、商業文書和工作流程完全搞通,然後辭職不幹。”朋友建議說,“你用這家公司,作為自己免費學習的地方,等到有關外貿方麵的知識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這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

他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此,他在公司裏默記偷學,認真專心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有時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寫商業文書的方法。一年過去了,那位朋友偶然在街上遇到他時問:“你大概多半都學會了吧,是不是準備拍桌子不幹了?”

甲卻撓撓頭說:“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總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這是我早就料到的!”朋友哈哈大笑著說,“當初你的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不努力學習。而後你痛下苦功,進步神速,當然會令他對你刮目相看呀。”

這也是鴕鳥理論所要告訴我們的,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比對方強;在對方比自己稍微強一些的時候,每個人都覺得其實我們是一樣的;而當對方比自己強好多倍的時候,我們才會承認對方的確比我強。所以你要想別人承認你比較強,你就必須鍛煉自己,培養自己,讓自己足夠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