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滴水能穿石,百柔能克剛 (4)(2 / 2)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斯大林,由於受反常的“自我尊嚴”的驅使,變得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惟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能允許世界上有人比他更高明。莫斯科保衛戰前夕,大本營總參謀長朱可夫將軍曾建議“放棄基輔城”,以免遭德軍的“合圍”。這本來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建議,但斯大林聽不進去,當麵罵朱可夫“胡說八道”,並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趕出大本營。

不久,基輔果然遭德軍合圍,守城的紅軍精銳部隊全軍覆沒。等到斯大林對朱可夫說“你是對的”時已經是馬後炮了。但是,一度當了蘇軍大本營總參謀長的華西裏也夫斯基,卻往往能使斯太林不知不覺采納他的正確的作戰計劃,從而發揮了傑出作用。

華西裏也夫斯基的進言策略甚是別致。在斯大林的辦公室,在斯大林與華西裏也夫斯基談天說地的“閑聊”中,華西裏也夫斯基往往“不經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不鄭重其事,也不頭頭是道。可奇妙的是,往往等他走了以後,斯大林便會想起一個好計劃。過不了多久,斯大林在軍事會議上陳述了這個計劃。大家都驚訝斯大林的深謀遠慮,紛紛稱讚。斯大林自然十分高興。再看看華西裏也夫斯基本人,也與大家一樣顯得驚異,並且也與眾人一道表示讚歎折服。這樣一來,再也沒有人想到這是華西裏也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這樣想了。但是,上帝最清楚,統帥部實施的畢竟還是華西裏也夫斯基的計劃。

華西裏也夫斯基也在軍事會議上進言,但那方式方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他首先講三條正確的意見,但口齒不清,用詞不當,前後重複,沒有條理,聲音含混,因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隻要使斯大林一個人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接著他又畫蛇添足地講兩條錯誤的意見。這會兒,他來了精神,條理清楚,聲音洪亮,振振有詞,必欲使這兩條錯誤意見的全部荒謬性都昭然若揭才肯罷休。這往往使在場的人心驚膽戰。

等到斯大林定奪時,自然首先批判華西裏也夫斯基那兩條錯誤意見。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心情舒暢。接著,斯大林逐條逐句、清晰明白地闡述他的決策。他當然完全不像華西裏也夫斯基那樣詞不達意、含混不清。但華西裏也夫斯基心裏明白,斯大林正在闡述他剛剛表達的那幾點意見,當然是經過加工、潤色了的。不過,這時誰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見是從哪裏來的。這樣一來,華西裏也夫斯基的意見也就移植到斯大林心裏,變成斯大林的東西,因而得以付諸實施。

事後,曾有人嘲諷華西裏也夫斯基神經有毛病,是個“受虐狂”,每次不讓斯大林罵一頓心裏就不好受。華西裏也夫斯基往往是笑而不答。隻是有一次,他對過分嘲諷他的人回敬道:“我如果也像你一樣聰明,一樣正常,一樣期望受到最高統帥的當麵讚賞,那我的意見也就會像你的意見一樣,被丟到茅坑裏去了。我隻想我的進言被采納,我隻想前線將士少流血,我隻想我軍打勝仗,我以為這比討斯大林當麵讚賞重要得多。”

在這裏,華西裏也夫斯基運用的就是一種潛智慧,這無疑是一種更為明智的選擇。

調整方向打造成功

現實生活中,你有一個夢想,夢想自己十年後的生活。你滿腔熱忱地開始行動。然而,數月後,生活打斷了你的夢想:問題總是出現,重重困難阻礙了你邁向成功的步伐。不久,你清醒了,生活和夢想截然不同。

把你的生活和一架從悉尼飛往東京的飛機進行比較,這是一段漫長的海上飛行。但不管怎樣,每星期都有上千人登上飛機堅信自己可以抵達東京。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95%的飛行時間裏,飛機都將是偏離航道飛行的,事情又將如何?也就是說,沒有人控製,飛機幾乎一起飛就偏離了航道。

區別就在於飛機是由飛行員負責方向的。飛行員有預定計劃——飛向東京。他清楚會被氣流吹得偏離航道,所以他監控著飛機的飛行方向,不時地進行調整,然後,最終到達他的目的地——東京。

生活非常像在大洋上空飛行的飛機,經常使自己置身於交叉氣流和風之間,隨時會被它們吹得偏離航道。事情永遠不會100%的像我們預計的那樣,所以我們要學會做成功道路上的“飛行員”,要學會不斷調整方向以抵達最終的目的地。

現在,既然明白了“事情永遠不會100%的像我們預計的那樣”,你還擔心什麼呢?不要感到不安,看看你手中的地圖,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還在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然後,做必要的調整。

像飛行員一樣吧!他不會感到困惑不安,他隻是讓飛機飛回正確的航道,然後,把他安全地帶到目的地。

馬克?維克多?漢森所經營的建築業徹底失敗了,因此他不得不宣告破產,最後完全退出了建築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