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社會資本的四個基本點(1)(1 / 1)

作為人,我們需要借助媒體才可以獲取信息。以前我們是怎麼獲取學問的呢?大多是口口相傳。早期的時候,都是以人作為一個媒介。一個人不僅僅是信息的媒介,同時也是很多其他資源的媒介。比如一個外地的普通女孩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學,在家裏爸爸媽媽告訴她說:“到了北京別跟陌生人說話,現在壞人可多了。”那麼她就會知道其他人不可靠。但是,假如她爸爸的一個戰友在北京,她爸爸把她托付給這個戰友。對她來說盡管她爸爸的戰友是陌生人,但她還是很信任他,因為中間有一個媒介在這裏。經過一個人從中介紹一下,我們對那個陌生人的戒懼心理就會大幅下降。所以,人不僅僅是信息的媒介,更是信用和其他更多資源的媒介。這個戰友就是她爸爸的社會資本。

那麼,到底什麼是社會資本呢?舉例來說,假如我今天口袋裏一共有12000元。我有這12000元和沒有這12000元是不一樣的。我可以拿這12000元去買股票、去投資;沒有這筆錢就不能投資,這筆錢叫貨幣資本。

但是同樣都有12000元,放在懂股市和不懂股市的兩個人手裏麵,它的贏利就不一樣了。這跟什麼有關?跟這個人的知識和技能有關,這叫人力資本。但是同樣兩個人都很懂股市,一個人有內線,另一個人沒有,有內線的人常常贏利,因為這個人不僅有人力資本,他還有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在社會上影響力的大小。

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使自己有較高的社會資本水平呢?什麼樣的社會資本才能讓一個人在這個世界裏如魚得水呢?

高水平的社會資本有四個基本要素。第一,多樣性。我們認識的人和社會關係要廣。在職場上,大部分事情都不是僅僅靠一種人就能解決的。無論是機會還是風險,在一件事情裏都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性導致了這可能是風險,也可能是機會。不確定性需要你擁有多方麵的資源可供使用,這就要求你掌握不同類型的人脈資源。

現在我們回過頭去,把我們收集到的名片進行分類。能分成三類就很不錯了,能分成五類就比較好了,能分成八類就非常好了。如果每一類都有一定厚度,說明你社會交往的多樣化程度比較高。其實真正要幹事情,光憑自己所在領域中的人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認識其他領域的人。

很多人說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勢必很危險,其實和任何人交往有沒有危險都在於你是否有獲得的欲望--包括和陌生人交往。陌生人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

這是我們交往中通常會遇到的問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麵都有不同的價值。

除了不同的類型之外,我們還要從不同的渠道認識不同的人。很多同學隻是在體製內認識人,比如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體製,慢慢地你就會熟悉其中的成員。但是很少有人能在體製外去認識人。這就是說,我們從班級同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擁有的社會資本在理論上是等量的,因為我們都是同學。但是到了社會上,如果能夠突破這個渠道,也就是在體製之外還能認識人,這樣,你的社會資本就會大大增加。這是我們要借助多種渠道獲得認識別人的機會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多樣性。

第二個要素是實際性,而第三個要素是平衡性。有很多人中學裏有好朋友,上了大學以後就沒有再和好朋友聯係。你心裏會這樣想,那時候我們是哥們兒、是姐妹,大家應該不會相忘的。其實人們一定會相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們不再具有可共享的生活經曆。兩個老同學,很久沒有見麵,再見麵時隻能說原來怎麼樣。人在沒有後續交往的時候,關係就會慢慢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