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堅持做到了,也許正因為做到了這一點,他給後人留下一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這應當說是經驗之談,也是肺腑之言。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別人放棄時,他還在堅持。
在別人放棄的時候,你仍然要堅持,因為你要成功,你不想成為平庸之人。
中國的李陽,瘋狂英語的創始人,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不斷奮鬥,演繹了精彩的人生傳奇。他憑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被破格錄取為英語新聞播音員和“Talkshow”節目主持人,憑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讓許多外國人認為他是美籍華人,而他卻非英語科班出身,也從未出過國。
李陽並非生來就是英語天才,小時候,李陽隻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害羞、內向、不敢見陌生人、不敢接觸電話、不敢去看電影,甚至做理療時儀器漏電灼傷了臉也不敢出聲……1986年李陽考進了大西北的蘭州大學工程力學係。進大學後的李陽,生活沒有出現亮色,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李陽名列全年級倒數第一名,英語連續兩個學期考試不及格。
大學第二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李陽已是13門功課不及格,他覺得很丟臉,他告訴自己必須從灰色人生突圍出來!他選擇了英語為突破口,發誓要通過4個月後舉行的英語四級考試。
這時的李陽,也像其他人一樣,開始大量做題。很偶然的一次,李陽發現,在大聲朗讀時精神會變得特別集中,於是他就跑到校園空曠的地方大喊英語。十幾天後,李陽到英語角,別人奇怪地說:“李陽,你的英語聽上去好多了。”一言驚醒夢中人!李陽想,這樣大喊英語也許是學英語的一種好方法。
為了防止自己半途而廢,李陽約了他們班中學習最刻苦的同學每天中午去大喊英語。在蘭州大學的烈士亭,李陽和他的同學頂著凜冽的大風,扯著嗓子大喊英語句子。他們從1987年冬一直喊到1988年春,4個月的時間裏,李陽重複了十多本英文原版書,背熟了大量四級考題;每天,李陽的口袋裏裝滿了抄著各種英語句子的紙條,一有空就掏出來念叨一番。從宿舍到教室,從教室到食堂,李陽的嘴總是不斷地運動著。4個月來,李陽的舌頭不再僵硬,耳不再失靈,反應不再遲鈍。在當年的英語四級考試中,李陽隻用了50分鍾就答完了試卷,並且成為全校第二名。一個考試總是不及格的李陽突然成為一個英語高手,這一消息轟動了蘭州大學。
初嚐成功的李陽,從此開始邁上奮發進取的人生道路。他發現,在大喊的時候,性格的弱點在大喊的過程中被擊碎了,精力更加集中,記憶更加深刻,自信逐漸建立起來。他想,這種方法在他的身上已取得成功,那麼何不把這套方法係統地總結,傳授給其他還在苦苦掙紮學英語的同學呢?內向的李陽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開講座,他讓自己的同學貼滿海報說,有個叫李陽的家夥,在學英語方麵有些體會,希望與大家一起分享。演講開始前的一兩個小時,李陽還恐懼得想要放棄,在同學的掌聲中,他跌跌撞撞地被推上了講台,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演講。10年後回憶起來,李陽說:“當時我前言不搭後語,根本沒有什麼演講技巧。但我的觀點很特別,方法很有效,就掩蓋了演講技巧和經驗不足。”
1990年7月,李陽從蘭州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從宿舍到辦公室,有一段黃土飛揚的馬路,李陽每天從這條馬路經過,手裏拿著卡片,嘴裏念著英語。起初他是孤獨的,人人都稱他“瘋子”,慢慢地他的身後有了1個、2個、3個……同時,李陽每天堅持跑到單位的九樓頂上喊英語,躺著喊,跪著喊,跳著喊,冬天在雪花飛舞中喊英語;夏天,光著膀子,穿著短褲,迎著日出大喊英語。就這樣,堅持每天在太陽出來之前脫口而出40個句子,喊了一年半之後,李陽的人生道路又一次走到了新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