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一眼國內電視或小說上描寫公安題材的作品,就能感到鸚鵡學舌似的膚淺。
一提起偵探小說,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我幾乎敢武斷地認定,所有的小說中最有意思的最迷人的最讓你百讀不厭的就是偵探小說;我還敢再武斷地認定,所有的人——無論是作家是科學家是將軍還是普通的工人農民,小時候都肯定看過偵探小說。當然,長大後還在看。
還是孩子的時候我最愛看偵探小說。但那時候我們自己的偵探小說不是太多,好不容易找到那麼幾本,寫得也相當簡單和膚淺。正麵人物的偵察員全是洞察一切的神,反麵人物的罪犯全是膽小如鼠的鬼。書還沒等看一半,我自己就能把罪犯洞察出來,再往下看就毫無意思了。現在我才知道,那時候我們的作家都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即使是把正麵人物寫成神,也逃脫不了被批判批鬥的命運,哪還敢再偵探下去!
也偶爾看了幾本明清時期或更早一點的古代偵探小說,像《烏盆記》之類。可又覺得我們古代的偵探小說大都鬼氣繚繞,太嚇人,往往看得心驚膽戰,頭發倒豎。尤其是半夜裏看,更能要你的命。
為此,我更多的是接觸國外的偵探小說,人家的偵探小說不僅能使你產生閱讀興趣,還能使你產生科學興趣,你自己也和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和那些偵探們一起去思索,一起去推測,一起去探案。看著看著你以為你看懂了,你猜對了,書的結尾肯定是這樣了,然而再看下去,卻又出乎你意料之外,令你不得不歎服,不得不拍案叫絕。我記得我看得最眼熟的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福爾摩斯探案集》。不過,看得最多的還是前蘇聯的偵探作品。應該承認,前蘇聯的偵探小說和我們的偵探小說理念和主旨大體相似,都是有著明顯的為政治服務的意圖。但人家的作品比我們寫得好,寫得有趣,案件的線索比我們寫得複雜,讓你讀得饒有興致。
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國外偵探小說寫得有童心童趣,而我們卻是板著麵孔教育你,非得叫你感到這是在打擊敵人。另外,我們筆下的罪犯全是愚蠢透頂,就像當時的戰鬥影片一樣,我們的機槍一掃,敵人就像麥捆一樣紛紛倒下。我們勝利得太簡單,也就覺不出我們的偵探水平高;而國外偵探小說墾的罪犯狡猾得有時幾乎就超過偵探們,看起來似乎是在“長敵人的威風”,但讀完後,卻大感偵探們確實厲害,確實有本領。更讓我驚訝的是,在《福爾摩斯探案集》中,有的罪犯競寫得富有人情味,甚至引起讀者的同情。更更使我目瞪口呆的是,人家還敢寫偵探的失誤,寫偵探被罪犯巧妙地欺騙後的尷尬。後來,我才漸漸悟出,人家這樣寫法是把人物寫得活龍活現,寫得像活人。而我們隻是在寫神和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