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鼴鼠的話,鷹丈夫覺得很生氣,它怒氣衝衝地對鼴鼠說:“我們還需要你來提醒嗎?你不知道我們鷹的眼睛是最銳利的嗎?你是怕我們在這裏安家有一天會把你吃掉吧!你膽子也太大了,竟敢幹涉起我們鷹的事情來了!”它們根本聽不進鼴鼠的勸告,繼續築巢,並且很快就搬了進去。過了不久,鷹妻子就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鷹來。
有一天傍晚,太陽就要落山的時候,鷹丈夫打獵回來了,它帶著豐盛的晚餐,心想這次又可以讓自己的小寶貝們吃得飽飽的了。可是,當它飛到自己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幾個孩子都已經死在地上了,原來,那棵大樹已經倒了,它的孩子們來不及逃跑都被摔死了。看著眼前的情景,鷹丈夫痛不欲生,它懊悔萬分,悔不該當初不聽鼴鼠的忠告。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即使能力再大也有他不擅長的地方,即使看得再遠也有他看不到的地方,即使計劃得在周全也可能有失策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都不會是壞事。
一個人的智慧總是有限的,善於聽取、接受別人的意見,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加完美的決定。但是,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並不是沒有主見地一概接受,對於不同的意見,首先要認真考慮,在自己的內心有一個價值評判,這樣才能夠避免盲目。
徐特立說:“一分鍾一秒鍾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生命和排泄生命。隻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隻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善於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是一個人成熟穩重的標誌,也是讓我們變得更加完美更加成功的最好途徑。
和朋友分享你的快樂
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擁有與人分享的良好心態,才能得到他人的幫助。分給別人的越多,你獲得的快樂也就越多,這也是舍得之道。
一位考古學家說:“人類之所以成為進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分享的行為是功不可沒的。”人類社會中金錢、財富、物質……都是可以與人分享的,包括快樂也是可以分享的。
給予是快樂的源泉,為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處於快樂的包圍之中。快樂是可以分享的,你給別人帶來了快樂,你分享給別人的東西越多,你獲得的東西就會越多。你把幸福分給別人,你的幸福就會更多。
有一個關於動物的故事:
樹上落了一隻嘴裏銜著一大塊食物的烏鴉。許多追蹤這個富有者的烏鴉立刻成群飛來。它們全都落下來,一聲不響,一動不動。那隻嘴裏叼著東西的烏鴉已經很累了,很吃力地喘息著,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這一大塊東西吞下去呀。它也不能飛下去,在地上從容不迫地把這塊東西啄碎。那樣烏鴉們會猛撲過去,於是就要開始一場通常所說的混戰了。
它隻好停在那兒,保衛嘴巴裏的那塊東西。
也許是因為嘴裏叼著東西呼吸困難,也許是因為它被大家追趕,已經弄得精疲力竭——隻見它搖晃了一下,突然失落了叼著的那塊東西。
所有的烏鴉都猛撲上去,在這場混戰中,一隻非常機靈的烏鴉搶到了那塊東西,立刻展翅飛去。
結果是第二隻烏鴉也像第一隻一樣,弄得精疲力竭,也落到一棵樹上,也是終於失落了那塊東西,於是又是一場混戰,所有的烏鴉又去追趕那個幸運兒……
請看,富有的烏鴉的處境多麼可怕,而這隻是因為它隻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