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談戀愛沒關係
異國戀聽起來都很浪漫,但談起來都很辛苦。
秀芸到土耳其旅行,談了戀愛,天雷勾動地火,回國後念念不忘,直想嫁到那兒去。
我心下以為不妙。
談戀愛沒關係,戀愛比婚姻簡單得多,前者隻要用語言和身體,後者涉及法律和現實。土耳其在回教世界中算是開放國家,但不久前還有一則令人苦笑的新聞:東部某城,有一位清真寺“住持”普拉丁,看到村中婦女長途跋涉、獨自在外挑水,而男人隻在茶館裏聊天、看電視,他很不忍心,在講道時說,希望村裏男人少看電視、善待妻子、幫點忙做家事。
沒想到這幾句話招來所有男性村民反感,拒絕到該清真寺祈禱,也拒絕參加由普拉丁主持的活動。苦等信徒卻無人上門的他,隻好寫信給地方首長,說明自己並無惡意,隻希望男人對老婆好一點罷了,結果更令他沮喪,地方首長罵他得了羊癇風,所以才在講道中違反可蘭經教義,一切都由男性當家做主,他管什麼閑事?
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嫁到那樣的國度,久了應會碰上大釘子。文化相差太多的異國婚姻當然也可能幸福,但兩人都必須不同凡響且勇氣十足,才能撕下傳統文化為他上的封條和各種歧視。
異國戀情聽起來都很浪漫,但談起來都很辛苦,道理很簡單:情人或夫妻吵架,總說是“個性不合”,兩個人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如果連宗教背景或人文背景、風俗習慣都不合,那麼要白頭偕老,要克服的東西更是多如麻。
可是,熱戀中的人都是熱鍋螞蟻,誰講的話聽得進去?
如果國情大不同,宗教風俗也大異其趣,請別把異國戀情想得太唯美!
後悔一百次
性和愛無法絕對分開,想要放浪形骸還有許多掙紮。
欣欣是個雪白豐潤、五官分明的美女,趁旅費便宜到印度旅行,回來後寄給我許多穿著印度紗麗的美麗照片,周圍都有一大群印度男人,像蒼蠅見到蜜糖一樣環伺著。她說,印度男人好帥,真想嫁給印度人。
欣欣形容,印度導遊男子山姆,眼睛像梅爾吉普遜一樣深情,帥到不行。
情人眼裏出西施。我也去過印度幾次,在我看來像照片中山姆那樣的男人滿街都是,而印度男人天生態度謙卑、友善,因為不須拘於當地禮法與傳統,對異國女子份外熱情,最好不要自作多情。我沒批評欣欣的審美眼光,隻說:“我覺得嫁給印度男人很苦,我看到的印度女人,婚後都不怎麼幸福,隻能淪為煮飯婆,如果你真愛印度男人,一夜情比較好。”
欣欣說,其實當時那已婚的印度導遊山姆,有天在四下無人時,走到每日眉目含情的她身邊,對她暗示:晚上你可以到我房間聊聊。她嘴裏雖說好,但足足有一整天不敢靠近山姆,因為她的“仁義道德”把自己嚇到腿軟,就算出國在外沒人知道,到底還是辦不到。她帶著缺憾回國,每天後悔一百次。
旅遊時氣氛愉悅、心情放鬆,本來就容易有豔遇。導遊識人多矣,會挑逗客人的,山姆必然是食髓知味的獵豔高手,手邊美食不吃可惜。而欣欣和多數六年級女生一樣,貌似開放,其實保守,性和愛無法絕對分開,想要放浪形骸還有許多掙紮……如果看清自己隻是對方一夜情對象,會為自己不值,那麼回國後每天後悔一百次也好,在回憶裏,未完成的浪漫才美麗。
一夜情沒想象中簡單,得具備提得起、放得下的“一夜情”性格,未成熟者還是得多多猶豫。
第三者的演化
日子一久,齊人之福,都不叫豔福。
舊時代的第三者有幾個典型。一是婦女口中的狐狸精,她們可能是歡場女郎,用盡各種手段,除了搶錢也搶別人老公;二是丈夫的秘書或會計,日久生情,不得不想辦法把大老婆趕走,搶人家的老公;三是被有婦之夫騙了貞潔的少女,由於處女情結作祟,可憐兮兮的當了人家的小老婆,可能終身無法奪得大老婆的地位,卻也一樣搶人家的老公。
這三種典型目前也還存在。但第三者已有新的演化趨勢:
有一種第三者,根本不想搶別人的老公。她跟他在一起,為了性,或為了錢,根本不想爭取元配地位,因為心裏很明白,這男人雖然對她不壞,但嫁給他之後,她隻會淪為黃臉婆,情況一定比現在更壞,何苦而為之?
這種第三者還會扮演道德重整委員會,勸男人重視家庭。她不是想積陰德,隻是怕惹麻煩,若男人跟她求婚,她一定想辦法結束這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