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book.mihua.net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
錢龍和楊正是同班同學,剛進大學的時候兩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經常一起折騰點事兒,為看不見摸不著揮之不去的夢想而上下求索。有一天,楊正在學校海報上發現了一個關於職前培訓的講座,就帶著極大的熱情拉著錢龍去聽了,第一次聽到:"90%的大學生不符合跨國企業的用人需求,在已經找到工作的大學生中,60%認為目前的工作與自己的職業期待不合。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有很大差距,大學生在工作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麵達不到社會要求,是造成就業難與招聘難並存的重要原因。"
聽完講座後,錢龍認為現在才大一,離就業還遠著呢,就繼續過著那種忙碌而逍遙的大學生活,還擔任了學生會幹部;而楊正卻像突然被點醒了一樣,報名參加了職前培訓,在職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個人定位和實習。他慢慢了解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喜歡幹什麼、能幹什麼、需要什麼;在大二時,他就對互聯網、電子商務這兩個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研究和實習體驗,他決定從事電商行業,做市場方麵的工作;他分析了電商企業以及市場工作的用人需求,為此安排了自主學習的內容,致力於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邏輯思維和開拓能力。
在職前培訓和社會實踐中,楊正學會了客戶意識和換位思考。為了應聘橙子公司市場助理崗位,他除了盤點自己的家底之外,還花了大量精力仔細研究橙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招聘需求,力圖一投即中。簡曆這一關不出所料地過了,錢龍那小子也過了,過幾天就要一起去參加橙子公司的麵試。錢龍早就發現楊正對橙子公司非常在意,因此對自己輕輕鬆鬆就能和楊正一起參加麵試感到高興。楊正則在想,在麵試時,麵試官需要獲得什麼信息呢?個人基本信息在簡曆上都寫了,相信麵試官也看到了,在一分鍾自我介紹時再重複一遍是不是在浪費時間呢?他記得在職前培訓時老師講過,一分鍾自我介紹是簡曆和正式麵試之間的橋梁,要承前啟後。有了,先報出姓名和求職意向來承上,然後根據招聘需求來啟下,盡量用自身的經曆為麵試官提問提供話題。有此思路,楊正的一分鍾自我介紹就出爐了。
最終,楊正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橙子公司,公司發展得很快,他也幹得很出色。錢龍沒有通過這次麵試,但也找到了工作,不過不到半年就換了兩次工作,在QQ簽名上還經常慨歎"如果再回到從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