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有每本書的精彩,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米花在線書庫又有蘿卜又有青菜
(6)人品類(136次):具有強烈的責任心(51次),踏實(18次),誠實(15次),強烈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8次),品行端正(8次),誠實正直(7次),遵紀守法(6次),無不良行為記錄(5次),作風正派(5次),公德良好(3次),誠實自信(3次),自律(3次),誠信(3次),誠懇(1次)。
(7)寫作類(79次):文字功底和表達能力強(51次),有紮實的方案撰寫能力(26次),熟練掌握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2次)。
(8)能熟練使用常用辦公軟件(56次)。
詞頻說明用人單位對該詞所說明的能力的需求程度。詞頻越高,意味著需求越普遍、越強烈。例如"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出現了285次,說明用人單位對這種能力的需求是普遍的、強烈的。從相對的角度來看,詞頻除了說明需求程度之外,還說明這種能力是比較稀缺的。┃米┃花┃在┃線┃書┃庫┃
楊正的分類主要根據的是高頻詞的相關性,至於為什麼要從人際、思考、時間、策劃等方麵來進行分類,與他個人的關注點有關係。
7?分析、再整理
楊正計算了高頻詞頻次在總頻次中的比重,以及各個大類所含關鍵詞頻次在總頻次中的比重,如表1—2所示。
分析:
(1)"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人際類"能力遙遙領先,說明這些能力是社會急需、大學生極缺的。
(2)出現50次以上的關鍵詞依次是:"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策劃能力"、"協調能力"、"能熟練使用常用辦公軟件"、"及時"、"口頭表達能力"、"文字功底和表達能力"、"具有強烈的責任心",說明這些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3)"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是社會需求最旺盛的核心能力。
再整理:
楊正根據這張表,將一級分類的比重做成了一個餅狀圖(見圖1—3),從這張圖可以更直觀地看出社會用人需求核心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