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主要負責會議的組織安排。有一次,老板讓他預訂個會議室,王宏打電話去後勤部門落實了這件事。可是第二天早上,當老板提前10分鍾趕到會議室時,裏麵卻有其他同事在開會。老板當時就發火了,責罵王宏辦事不力。王宏被老板當眾狂批,他感到既氣憤又尷尬,因為當時那些同事是臨時開會,而且馬上就結束。
如果你遇到類似王宏的這種情況,應在當麵稍微解釋一下,如果老板不聽解釋,就暫時沉默,切記不要當眾頂撞老板,而應等大家散場之後,單獨跟老板說明事情的始末。老板的自尊心都非常強,無論其對與錯,都渴望能得到正麵的回應,沒有一個老板希望員工當眾頂撞自己。頂撞在表麵上看來是直言不諱,但忠言往往逆耳,會讓老板無路可退,顏麵掃地。
在與老板相處的過程中,你難免會受到老板的批評。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批評是對的,但也不排除老板有做出錯誤批評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做到以下4點:
第一,要間接解釋。你與老板之間的溝通,不一定非得局限在語言上,尤其是在遭到老板誤解的時候,你可以選擇間接的方式來為自己解釋。這種間接的解釋,可以是通過第三者進行,也可以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文字材料等中間媒介進行。但無論你采取哪種方式,都要使老板覺得你很真誠可信。
第二,要真誠地解釋。你向老板作解釋時,必須要態度真誠,而不能抱著一種吵架的心態。如果你借著解釋之名,實際上是在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三,要事後解釋。你必須時刻照顧到老板的麵子,即使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也不能當麵頂撞。你可以在事後找一個適當的時機,心平氣和地向老板說明事情的原委。
第四,要選擇性解釋。跟老板解釋,你不能一味地抱怨,主要是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在解釋前,你必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將需要解釋的幾點諳熟於心,不能過多地追求那些細枝末節。
4.老板的難處是用來理解的
老板也是普通人,在某種程度上,老板遇到的壓力要遠遠大於普通的員工。企業的大小事務,需要他們拍板;企業的發展遠景,需要他們規劃;對外業務與合作,需要他們應酬……總之,他們永遠處於忙碌的狀態當中。實際上,作為老板,其工作性質與普通的員工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必須思考公司整體的發展戰略,他們必須對每一項重大的決策進行縝密的思考,這些工作看似簡單,但卻需要耗費大量的腦力和體力。但老板一般都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他們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領導自己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許多員工隻看到了老板的光鮮一麵,卻忽視了他們的難處。他們需要對整個企業負責,對每一個員工負責。為了維持企業的運營,他們對內要做好管理,讓一切井然有序;對外要協調應酬,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商場如戰場,老板每天都處在高度的緊張之中,如果企業倒閉了,員工可以換其他的工作,而他們的心血卻會毀於一旦。這些難處往往都被老板憋在心裏,因為他們需要維護自己的尊嚴,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們都渴望員工能理解自己。所以,能夠真心理解老板難處的員工,最受老板的歡迎。
有人曾這樣說:“理解老板有兩個信條:第一,老板永遠是對的;第二,如果老板不對,請參照第一條。” 可見,在和老板相處的時候,你應該將心比心,學會站在老板的立場上辦事情、想問題,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隻有做到了對老板真正的理解,你才有可能讓老板充分地信任自己。
小國是一家旅行社的客戶經理,馬總是他的老板。有一次因為遲到,馬總扣了小國一個月獎金,小國很生氣。有一天,他發現馬總因為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比較心煩,結果在安排接待一個夏威夷旅行團時,竟然忘記了有個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問題。他沒有將這一情況彙報上去,而是憋在自己的肚子裏。結果,馬總親自去機場接人卻撲了個空。小國感到很痛快,認為自己終於出了心裏的那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