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1 / 1)

拔苗助長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知識點:孟子被後人稱為亞聖,就是繼孔子之後的第二位聖人之意。他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人。由他所著的《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著作,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幹什麼都著急,不僅做自己的事情急,看見別人不急他更著急。但是他這樣的急性子卻並沒給他帶來什麼好處,往往還費力不討好。家裏人總是勸說他,可他從來不聽。

冬去春來,又到了播種的季節。這個農夫早早的把自己家的地翻了一遍,撒上了種子。他在田地裏辛勤的忙碌著,從早到晚,“我就不信,我付出這麼多汗水和努力,我的禾苗會長不好、長不快?”他希望自己家的禾苗要比別人家的長得快、長得好。

可是一天天過去了,田裏的禾苗才剛剛冒出小芽。他急了,心想:我天天起早貪黑的忙活,怎麼就不見這小苗快點兒長呢?這可怎麼辦呢?

一天,他蹲在家裏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好辦法”。他趕緊穿上鞋,頂著烈日,一溜小跑來到田裏。“你們這些禾苗真是不求上進,真枉費我天天侍弄你們,還是我來幫你們長高吧。”他一邊說著,一邊擼起袖子,卷起褲管,一腳踩進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忙活了一天,他終於拔完了一整片田地的禾苗,這回地裏的禾苗明顯比別人家地裏的禾苗高出了一大截。農夫雖然累得精疲力盡,但心裏卻美滋滋的。

禾苗農夫哼著小曲回到家,向家裏人炫耀說: ?“我們家的禾苗今天一天就比別人家的長高了一大截,真是讓人高興啊!”

家裏人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就問: ?“怎麼可能呢?禾苗生長的速度都是一樣的啊!”

農夫得意地說: ?“是我幫助它們長高的啊,它們長得實在是太慢了。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

家裏人一聽,連忙跑到田裏,結果發現田裏的禾苗全都枯萎了。

釋義: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公孫醜上》。比喻違反事物發展規律,人為地強求速成,其結果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