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周瑜塑像知識點:周瑜,字公瑾,是東漢末年東吳集團的著名將領,傑出的軍事家。他相貌堂堂,精通音律,足智多謀,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他與孫策是摯友,與其南征北戰,為江東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又輔佐孫權,執掌軍政大事。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立下奇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但是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6歲。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攻打東吳,東吳君主孫權被迫與劉備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孫權手下有一位大將名叫周瑜,他智勇雙全,多謀善斷,卻心胸狹窄。他見劉備手下的諸葛亮神機妙算,才華了得,十分忌妒,同時又擔心這樣的人才將來會對東吳構成威脅,所以一心想鏟除諸葛亮。
一天,周瑜借口水中交戰需要用箭,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趕造出十萬支箭。事實上,十天造完十萬支箭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用意,但他毫不畏懼,說造箭何需十天?隻要三天就可,並立下軍令狀,如果完不成任務,甘願受罰。周瑜一聽,很高興,隻等著三天之後治諸葛亮的罪。周瑜派魯肅前去打探諸葛亮的虛實,諸葛亮知道魯肅此人忠厚善良,便求他瞞著周瑜借給自己二十條小船。每條船上有三十個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掩起來,再紮一千多個草把子分別豎在船的兩邊。魯肅果然守信,沒有告訴周瑜,隻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和膠漆這些材料。周瑜聽後,迷惑不解。魯肅按諸葛亮的要求準備好了一切,等待諸葛亮隨時調遣。可是,兩天過去了,諸葛亮一點兒動靜也沒有,直到第三天的夜裏四更時分,他才偷偷地把魯肅請到船上,說要和魯肅一起去取箭。魯肅很納悶,不知道諸葛亮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弓用之箭較長,約為70厘米左右淩晨的江麵大霧彌漫,什麼都看不清楚。諸葛亮吩咐士兵用繩索把二十條船緊緊地連在一起,向北岸的曹軍大營進發。五更的時候,船隊已經接近了曹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將船隻頭朝西尾朝東,一字擺開,橫在曹軍的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兵們擂鼓呐喊,造成一種進攻的聲勢。曹操在營中聽人來報,說東吳軍隊趁大霧彌漫前來偷襲,他怕輕易出兵會遭埋伏,於是緊急調六千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一共一萬多人,一齊向江中射箭。一時間,萬箭齊發,好像下雨一樣,射在了船兩邊的草把子上。諸葛亮又下令調轉船頭,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呐喊。等到日出霧散時,船上所有的草把子和布幔全都掛滿了箭枝。這時,諸葛亮命令船隊返航,並讓士兵們齊聲喊道: ?“謝曹丞相贈箭!”等到曹操得知實情,知道自己上當了,諸葛亮的船隊已經飛一般地開出去二十多裏,曹軍根本來不及追趕,曹操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後,士兵們將船上所載的箭一一取下,清點完後,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親眼目睹了諸葛亮借箭的過程,心中暗暗佩服他的神機妙算。魯肅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周瑜,周瑜大驚失色,自歎不如。
釋義: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