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2)(1 / 1)

當時我計劃安排三個單元的活動。第一個單元是一個關於“自我認識”的講座。我想,職業發展的基礎是認清自己,而這個內容我多年來也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講解,得到了非常積極的反饋。包括曾經給NEC大中華區高管做培訓的時候,連台灣同胞也很認可,覺得挺有收獲,以至於連續兩年為他們做年度培訓。第二個單元,我計劃讓每個同學講一下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設想。我將請兩個朋友和我一起給同學們逐一作點評,回答大家的問題。第三個單元我會根據前兩個單元的情況,準備一個“從校園到社會”的講座,針對大家從校園走向社會,提醒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給出需要做的轉變等方麵的建議。

從後來他們的總結中看,同學們當時並沒有認真看這個計劃,便很快同意了我的安排。

在2009年4月裏,我們利用周五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完成了三次活動,總時間約16個小時。活動的效果比我預想的要好一些,盡管每次都有同學因為各種原因缺席。

在計劃的最後一次活動結束時,我要求同學們每個人都要寫一個總結給我,不用客套,實話實說。

“五一”過後,同學們的總結發給了我,同時要求再最後做一次講座。

學生們的總結有長有短,下麵是一些同學對自己收獲的概括。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覺得已經迷失了自己,已經在無意中弄丟了好多東西。知道自己的迷失,但是卻始終無法走出困境;知道自己弄丟了什麼,但其實並不知道那些東西到底是什麼,對我有多重要。在不斷的糾結與越來越現實的問題中,走出校園、走上社會、自力更生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但是對未來的茫然和不確定也讓我的疑問和恐懼與日俱增。我怕自己承受不了這些壓力,所以我開始到處尋求幫助。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參加了Coach活動,而我在這次活動中得到的,比我預期的要多得多。因為我知道自己丟失了的東西是什麼,我知道這些東西對我有多重要。我曾經有過的一些已經被我壓在心底某個小角落的想法(或者叫理想),開始慢慢衝破障礙,浮出水麵。”

--軟件學院研究生餘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