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短時間內了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在今天,我們已經不必去西方取這個“真經”了。“某跑跑”的事跡在網上曝光被一些網友猛烈炮轟,可是他在地震一年之後依然宣稱:“那些說自己在地震的時候能跑而沒有跑的人,都是在撒謊。”某些社會變化有的時候快得讓人恍若隔世,不像有些學者們渲染的那樣漫長。
成長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但是墮落卻常常可以發生在轉瞬之間。
雖然西方對市場經濟也有不同的流派和說法,但是本質上資本主義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是要充分開發利用人性中自私的一麵。我們現在非常強調“競爭”,“競爭”不就是為自己,為自己企業的利益去爭鬥嗎?盡管法律對“競爭”有約束,但是它不會改變“競爭”的本質。
社會在很多場合需要競爭。但是如果一個社會和文化的主流或核心是被這種鼓勵人人為自己的主張所主宰的話,那這個社會和文化在整體上、在對價值觀和道德的態度上就會出現問題。在這樣的社會中,很多我們中國在傳統上很看重的美德,常常成為了一種裝飾品,或者是奢侈品--如果還沒有被拋棄的話。
比如誠信。在現代社會裏它常常不再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承諾,而成為了一種文字遊戲。隻要在合約的文字上沒有漏洞,便可以不負責任。很多所謂的金融衍生品,玩的就是這種靠文字圈套掠奪財富的遊戲。
任何事情,放到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層麵,其正當性和正義性就會有變化,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我們不能拋開具體的環境,來簡單絕對地談論一些事情的對錯。
人性、德行、秉性和才幹之間的關係
我們通常說的“人性”與上麵談的人的三個基本素質又有什麼關係?我個人感覺可以這樣來描述人性:它包括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道德(德行),還包括了心理與性格修養(秉性)中的一部分內容。我用下麵這張圖(圖序言-1)來比較形象地表示這三者的關係。當然,這張圖隻是一種形象化的比喻,不能太較真地糾纏。
“德行”、“秉性”和“才幹”這三個層麵既有區別,也有相互影響和作用,而且彼此的區分界限也不是絕對清晰的。所以我們要辯證地來看待這三個層次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