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價值觀與道德(4)(1 / 1)

於是,當許三多明白,伍六一的強烈願望是讓他衝向終點的時候,他衝了--不要忘記我在前麵說過,許三多是個肯聽他喜歡的人的話的人,他無比喜歡伍六一,所以,伍六一讓他衝,他義無反顧。

袁朗看著許三多撕心裂肺地大叫一聲,以不可思議的衝刺速度向自己奔來--這個人尖子,這個洞察世事的絕頂聰明人,抿緊了雙唇,可以想象,鏡片後的那雙銳眼,必然早已濡濕模糊。

不易啊,像袁朗這種人,這世上還有什麼事會讓他感動至忍不住落淚?

“硯樓客”用“最後關頭”來描述當時的場景有一點誇張。當時對許三多他們,我覺得應該是“重大關頭”。因為“最後關頭”,應該是指決定我們生死的那一刻。盡管如此,我確實覺得這段文字寫得蠻精彩,生動地描繪出了許三多和伍六一的價值觀在重大關頭所閃現出的耀眼的人性光芒。

從一個人平時做什麼,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做什麼,是不太容易明顯地看出他的核心價值觀的,除非你能夠洞穿人性。在平時,它是若隱若現的,雖然也在起作用,但是不容易感覺到,而且有時還會被其他的因素所幹擾甚至被掩蓋。但是核心的價值觀,一定會在一個人可能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的時候,充分地表現出來。事後用“一念之差”來為自己在關鍵時刻的表現作開脫,隻能是一種自欺或欺人的搪塞。

對個人是這樣,我個人覺得對一個國家和民族,對一種文化或文明的價值導向體係也是這樣。在危難時刻,在緊要關頭,在出現根本性衝突時,才能看出其本質。沒有嚴重矛盾的時候,很多東西都被掩蓋起來了。而在國家或文明層麵出現重大關頭的時間間隔,要比個人生活中出現類似情況的間隔長得多,通常是以幾十年來計算的。所以我們個人難以靠自己的親身經曆,去觀察和分析在關鍵時刻表現的國家或文明層麵價值導向體係。因此普通人不容易看清楚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真正差別。

人的價值觀多種多樣。有人可以舍生取義,有人則獨善其身,還有人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