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酒器
(三)雜器
(四)樂器
(五)兵器
其中酒器有:
爵/角/尊/觚/觶/彝/觥/壺
壺:與現在的瓶相似,大肚,有肩,口部與底部收束,無執於,無流,有方有圓,有大有小。
——摘自《古玩鑒賞》
‘射’北方也沒有認真看,他已經搖了搖頭。
怎麼搖頭,怎麼搖頭,有人說。
不要吵,小金說,讓專家仔細看。
謝北方又轉著看了一下,再次又搖頭了。
咦,小金也覺得不好了,為什麼搖頭,這不是壺?
這是壺,謝北方說,這是現代人仿製出來的壺。
什麼?他們說,他說什麼?
他說這不是古董,小金有些失落地說,也就是說,這是假古董。
怎麼會?有人說,不可能的,這壺的顏‘色’都發了黑。
看熱鬧的人也多起來,他們眾說紛紜。
仿製銅器可以說是古已有之了。《韓非子·說林》記載了這樣一件饒有趣味的事情:齊國為了一件名字叫“讒”的鼎而攻打魯國,使打贏了,讒鼎也到手了,但齊使卻心存疑慮,詐問魯人,魯人一再強辯,於是齊使請樂正子‘春’來鑒定。樂正子‘春’看了鼎後說,為什麼不把真品送齊呢?魯君答道,我喜愛那件真讒鼎。樂正子‘春’說,我也愛我的信用和名譽,我一定說真話。從這故事就可以看出,既有假銅器,就有辨別真假的專家。另外,漢代還有一個叫張敝的,從銘文即可判定青銅器的年代,還有個叫李小君的更為奇異,一眼就可看出青銅囂的來曆。
——摘自《古玩鑒貰》
你不要騙我們,有人說,他們圍著謝北方,他們的身上有一種氣息的,有些‘逼’人的感覺。
你憑什麼說這是假的?
你是什麼人?
鑒別銅器,是一件繁瑣而艱難的事,但是隻要掌握了要點,多看、多記、多思,還是能鑒別出真假的。
——摘自《古玩鑒賞》
謝北方不猶豫的神‘色’,使小金和他的老鄉們慢慢地相信了他,他們的目光有些散‘亂’了。
打開來看看,有人說,說不定裏邊有寶貝的。
不用看的,謝北方說,這把壺的年歲,比你我大小了多少的。
他們到底還是把壺打開來了,但是壺裏邊是空空的,咦,空的,小金說,他們挨個兒的把壺拿過去朝裏邊張望一下。
什麼也沒有,有人說,忙了半天。
上次看到報紙上登的,在北‘門’的工地上,一個看熱鬧的蘇州人說,也是挖出來一把壺,以為是古董的,結果打開來一看,你們曉得裏邊裝的是什麼?
是什麼?
猜猜看。
是銅錢。
不是。
是金元寶。
不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你們猜不到的,這個人說,是骨灰。
嘻嘻,小金笑了。
呸呸,他的老鄉掃興地散去了。
我國訂立了《文物保護法》,青銅器屬於國寶,不在‘交’易之列。不過在民間,也有明清時期一些小件青銅器藝術品‘交’易,價格視時、視物而定,皆無定論。
——摘自《青銅器評價》
謝北方再回到山青水秀樓的時候,王婷和尉敢已經走了。‘毛’師傅說,哎,你要加把勁的。
嘿嘿,謝北方說,本來說好我買單的。
小過,‘毛’師傅狡猾地笑了笑,我看得出來的,他說,我看得出來的。
嘿嘿,謝北方向‘毛’師傅揮了揮手。
有時候我以為;
每一分鍾;
都是與你;
相遇的港口;
守候在擁擠的人群中;
尋找一些;
與你相似的身影;
來安慰自己;
你的名字;
是我的風裏;
招展的大旗;
守候你的每一分鍾;
平淡無奇的日子;
也是節日。
謝北方同到自己的辦公室,他要把沒有寫完的建議書繼續寫下去,他在建議書中抄錄了一些為古跡文物讓路的典型實例:
寶帶橋:河道北移近百米;
越城遺址:河道北移350米;
三裏橋:為保護此橋,多拆遷二十多戶,多征用445畝土地,多‘花’費近一千萬元資金;
滸關文昌閣:多‘花’費50萬元資金;
古驛亭:航道東移20米;
‘射’北方寫道,改造長洲路工程,應該考慮為下列文物古跡讓路:
豆粉園;
萬壽宮;
文星閣;
遠香堂;
王禹琳故居、吳周故居、潘文彬故居;
香積庵;
‘花’橋、吉利橋、吉慶橋、善耕橋……
祥雲塔
……
他的同事走過來看看他的電腦,看了看他的建議,同事說,照你的建議,長洲路還能動一根汗‘毛’?
謝北方繼續寫道,同時,以下文物建議移建和收藏:
8號的磚雕‘門’樓。
13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