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開始創作,這個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希望大家細細的品味,百分之90都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曆,沒有耀眼的字句,卻有平凡真實的話語,本故事敘述了由一棵剛剛發芽破土而出的小草,經曆風風雨雨,最後茁壯成長參天大樹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把領悟帶給你們,寫的不好,盡請見諒。)
在我們整個村子,幾乎每家每戶家裏都圈養著羊群,我們喝羊奶,賣羊奶,吃羊肉,賣羊肉,村裏的人沒有本事,隻能靠這些牲口來換些收入,對我們來說如果誰家養著一群羊,這就已經是最大的一筆財富了。有了羊就可以喝羊奶,可以吃羊肉,最重要的是還可以賣錢,那個時候我們隻知道放羊對於我們村裏人來說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到了暑假的時候,我便會和鄰居家的孩子(鄭浩然,後麵有詳細介紹)一塊去趕羊群,上山放羊。
“鄭浩然...,走啦!去放羊!”我站在自家院子裏朝隔壁家大喊。順手從院子角落裏拿出了趕羊鞭和小鏟。
“知道了,稍等一會兒...馬上就來!”鄭浩然大聲回答到。
每天一大清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正是放羊最好的時間段,這個時候我都會叫上鄭浩然和我一塊去放羊,他家沒有養羊群,他很喜歡和我一塊去山上趕羊群,那個時候正是遊玩的年齡,這樣便不會覺得心裏急躁無聊,我們奔跑在田野間,遊走在山穀中,聽著各種鳥叫聲,看落日,看傍晚的晚霞和餘暉,真的很開心。
我們揮舞著手中的鞭子,來回奔跑著,嘴裏叫喊著。放羊是有方法的,不能讓羊群走的太遠,攀的太高,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天氣寒冷,樹木和小草都已經枯萎了,要晚出牧,早收牧,晴天遠牧,陰天近牧。每到了冬天的時候我們是很出去放羊的,一般都是在家喂一些幹草料。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多雨,蚊、虻比較多,就要注意防暑防潮。早晨要早出牧,中午多休息,下午要晚收牧。
安頓好了羊群,我和鄭浩然在草坪上席地而坐。
“你說...咱們為什麼要放羊啊!”
是的,我們為什麼要放羊,我在問鄭浩然的同時也在問我自己,難道隻有放羊我們的生活才能維持嗎?難道隻有放羊才是我們該有的或者說是必須的生活嗎?
“怎麼了?你不想放羊嗎?放羊挺好的啊,無憂無慮的,多好啊!”
“那你說放羊是為了什麼啊?為了玩嗎?還是為了有羊奶喝?”
“當然是為了賣錢啊!”鄭浩然笑嗬嗬的看著我。
“那賣了錢又能做什麼呢?”
有了錢就可以吃好的,可以喝好的,可以買新衣服穿,可以給爸爸看病,真的隻是這樣嗎?
“有了錢就可以蓋大房子”。
鄭浩然的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他對未來的生活是多麼的渴望和期待。
“蓋了房子又是為了什麼呢?”
“娶媳婦啊!”
“娶了媳婦以後呢?”
“生娃!”
“生娃了以後呢?”
“到大城市去!”
出生在農村家庭,我們就要按著這一條定律走下去,但是未來是誰也不會遏止住的,我們很單純,很無邪,在我們的笑容中有著別人一樣的夢想和願望。現在依然趕著羊群享受著溫暖的陽光,享受著我們的童年,我們喜歡這樣的生活,也許我們更希望的還是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轉眼間,三年已經過去,一年前爸爸改行了,換了一份工作,爸爸的身病不是很適合在暗無天日的煤窯窟裏常年待下去。爸爸後來賣了家裏的羊群,掙了些錢,大伯那裏有些錢,爸爸便借了過來,湊合買了一輛二手的麵包車,跑出租拉客人。
大伯看上去很健壯很樸實,濃濃的眉毛,留著短短的絡腮胡,他的笑容很慈祥而溫暖。在我腦海裏最記憶深刻的還是他那一雙厚實的手掌,常常一手就把我托起架在他的脖子上逗我開心。大伯在我沒出世之前就已經離過婚,在我上中學的時候,剛剛結婚才不久,所以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孩子。
大伯在我親戚當中是最最疼我的一個,他常常偷偷的背著我大媽,夏天塞錢給我買冰糕,冬天給我買烤紅薯吃,隻要他和我在一起照顧著我,臉上永遠永遠都是慈祥的麵容笑嗬嗬的。爸爸買車問他借錢的時候,大伯背著大媽,悄悄的把一遝百元大鈔塞到了爸爸手裏。
大伯對他的弟弟們很疼愛,隻要自己有能力,便不會讓他們吃虧,從小到大大伯對爸爸都照顧很多。
爸爸攥著“厚厚”的1500元:“謝謝,謝謝,不過要是讓大嫂知道了,那還得了”。
爸爸知道大伯對他的好,一直都很感激大伯,隻是苦於自己沒有什麼本事,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來報答大伯的大恩大德,畢竟大伯也有自己的家庭,未來還會有自己的孩子,大伯並不欠爸爸什麼。反而是我們欠的大伯太多太多。
“沒事,能有什麼事,練她一巴掌,她就得哭爹喊娘”。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把大媽惹急了她能狗急跳牆,大伯在大媽麵前確實是吃素的。直到爸爸賺夠了錢還給了大伯,大媽還一直被蒙在鼓裏,他的這個新媳婦個子低,脾氣強,著實很小氣。
某一天的夜裏,那會正好是我放寒假,我們家得到了消息,說爺爺去世了,這突然起來的消息一傳來,家人驚得是沸沸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