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巴格達絞肉機(求追訂月票)
薩菲王朝畢竟也是一個強大的集權王朝,盡管遭到了華夏同奧斯曼兩大帝國的全力夾擊,但其國內殘存的軍隊仍然有十萬之眾。
不過大部分人馬都被奧斯曼人圍困在巴格達,薩菲皇帝本人在阿巴丹以及巴士拉地區能夠聚集的兵力隻有3萬餘人。
此時他很清楚,華夏同奧斯曼帝國一定是結成了攻守同盟,前來瓜分波斯帝國。
如今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勢力已經被華夏逐出了波斯灣,薩菲王朝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想要同時對付兩個龐大的帝國是不可能的。
薩菲必須要先想辦法穩住其中的一個,才有可能擊敗另一個。
華夏的主力在攻克了伊斯法罕之後,並沒有對自己進行窮追猛打,這讓薩菲看到了一絲希望。
當然了,華夏人可沒有這麼好心。
薩菲並不清楚兩國瓜分波斯帝國是以伊斯法罕為界的,他覺得華夏人此時應該是想坐山觀虎鬥,好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他派出了使者前往伊斯法罕,請求同華夏帝國休戰。
這個要求自然是遭到了李世祖的拒絕,沒有好處他憑啥要放波斯帝國一馬?
至於薩菲提出的將波斯東部割讓給華夏帝國,這些地盤已經是自己吃進嘴裏的肉了。
薩菲憑啥用已經屬於自己的東西來同自己做交易?
此時波斯使者也很清楚,不拿出一點實際的好處,華夏人恐怕不會放過他們。
最後他提出用波斯帝國的寶藏換取華夏的罷兵。
薩菲逃出伊斯法罕的時候十分倉促,自然不可能將府庫中的財寶全都帶走。
他便將大批的黃金珠寶藏在了皇宮的密室之中。
原本這筆財富是其複國的資本,但現在隻能用來收買華夏人了。
這批黃金珠寶可是曆代波斯皇室的珍藏,其中甚至還包含了大量的古波斯大流克金幣。
鄭森興奮地說道:“沒想到傳說中的波斯王寶藏居然落到了我們手裏,這些古波斯金幣有兩千年的曆史了,這些金銀器的價值遠遠超過其本身,如果單看金銀價值,這筆寶藏估值在400萬華夏銀幣左右;若是當做藝術品,其價值不下1000萬銀幣。”
李世祖沒有想到薩菲居然留下了這麼大一筆寶藏,如今盧象升也在伊斯法罕,這個消息肯定是瞞不住朝廷的。
這筆錢最後還是得乖乖上繳國庫。
可惜自己的老丈人沙·賈汗是個情癡,將莫臥兒帝國的財富全都用來修泰姬陵了。
不然自己的手頭也不至於如此拮據。
華夏同奧斯曼之間有盟約在手,李世祖自然是不可能同波斯人簽訂啥《互不侵犯條約》。
不過本著收錢辦事的原則,他還是口頭承諾不會繼續向西進攻波斯人。
畢竟根據簽訂的盟約,華夏軍隊此時也確實不適合再越過伊斯法罕西進了,剩下的波斯地盤是奧斯曼人的。
所以自己這也不算是違約。
穆拉德四世想吃下這些地盤,還是得靠奧斯曼人自己打下來。
公元762年7月30日,阿拉伯帝國的曼蘇爾哈裏發下令開始建造巴格達城,作為阿巴斯王朝的新都城。
這座坐落在底格裏斯河右岸的新都城被稱為“和平城”。
它是一座圓形的城市,內城和外城都由磚砌成。
外城有一道深壕,內城之中則修建了一座禁城,城高30米。
三道城牆各有等距離的四道門,有四條大街從中心區輻射而出,像車輪的輻條一一樣,射向帝國的各個角落。
三道城牆如同三個同心圓,它們的圓心就是哈裏發的官殿。
巴格達城有三分之一的城牆高度超過24米,可以說是一座異常堅固的城池。
巴格達的波斯人裝備了大量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的西洋火炮,除了普通的18磅炮外,還有24磅的重型加農炮。
盡管奧斯曼人的星月軍團同樣裝備了大量的火炮。
但足足上百門先進的西洋火炮,再配合巴格達高大的城牆,使得奧斯曼人隻能望城興歎。
兩個多月的激戰,雖然也對巴格達的外城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是城牆的主體並沒有被摧毀。
波斯人硬是憑借著火槍同火炮將奧斯曼的星月軍團打的沒了脾氣。
於是憤怒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四世下令從伊斯坦布爾調來“烏爾班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