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年,烏爾班在阿德裏安堡督造一種空前的巨炮。
蒸蒸日上的奧斯曼帝國為這位工程師提供了應有盡有的原料。
工人挖掘了巨大的專用鑄造窖池,融化了青銅,開始澆注這史上前所未有的武器。
當模具被擊碎,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一件“恐怖而非凡的怪獸”烏爾班大炮。
該炮長達17英尺(5.2米),重17噸,炮筒厚達8英寸(20厘米),口徑則高達30英寸(762毫米),足以容納一位成人,所用花崗岩炮彈重達1500磅。
“烏爾班巨炮”曾經幫助奧斯曼人打破了君士坦丁堡的厚重的城牆。
如今穆拉德四世希望依靠這門巨炮來轟開巴格達的城牆。
不過在經曆了一百多年的風霜後,烏爾班大炮已經鏽跡斑斑了。
經過了一係列的清理維護後,這門巨炮才重新被點燃。
不過如何將其運送到巴格達前線,也是一件麻煩事。
在上千奧斯曼勞工的努力下,烏爾班大炮曆經兩個多月終於運抵了巴格達前線。
他的到來,也使得奧斯曼人低迷的士氣為之一振!
很快那些重達1500磅的炮彈就被奧斯曼人送進了巴格達城。
僅僅一發炮彈落下,巴格達高聳的城牆就被轟塌了一大片。
而此時的奧斯曼人早就按耐不住了,隨著穆拉德四世一聲令下,數萬奧斯曼士兵如同潮水般的湧向巴格達。
“砰、砰、砰”
此時城內的波斯守軍不斷地向著衝鋒的奧斯曼人開火射擊。
很快就有上千奧斯曼士兵中彈倒地。
盡管損失巨大,但這兩個多月來奧斯曼帝國已經在巴格達城下折損了兩萬餘人。
殺紅了眼的穆拉德四世對著手下的將領高喊道:“我不需要傷亡數字,隻要拿下巴格達!”
除了威壓之外,當然也有利誘!
凡是第一批登上巴格達城牆或是攻入城內的士兵,都將獲得相當於100華夏銀元獎勵。
所屬部隊的將領也會連升三級,甚至可以封爵。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招在哪裏都是管用的。
畢竟還不是已經完成後裝改造的華夏步槍。
需要前裝彈丸火藥的燧發槍,仍然有一個較長的裝填彈藥時間。
這也就注定城上的火力無法做到延綿不絕。
最終奧斯曼人還是殺到了城下,他們利用幾處炸塌的城牆作為突破口開始進攻巴格達。
奧斯曼人的彎刀同波斯人的長矛終於要進行正麵碰撞了。
此時的巴格達已經被廝殺聲淹沒了!
雙方進入短兵相接之後,火炮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士兵們的呐喊聲以及兵器碰撞發出的金屬撞擊聲!
當然時不時的還夾雜著火槍射擊的聲音。
此時的巴格達宛如一座血肉磨坊,城內疊滿了厚厚的屍體,到處都是受傷士兵的哀嚎聲。
使得這座美麗的城市變成了一座人間煉獄,城市街道的排水溝渠甚至都被血水給染紅了。
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奧斯曼人終於突占領了巴格達的外城以及內城。
不過波斯人依舊占據著巴格達最核心的禁城。
他們並沒有放棄,因為根據情報華夏人已經同意了雙方議和,波斯帝國終於不用再兩線作戰了。
而波斯皇帝薩菲正率領3萬大軍前來支援巴格達。
皇帝陛下禦駕親征,這極大的提升了波斯士兵的抵抗意誌,即便是他們的處境已經萬分危險了,但依然沒有放棄抵抗!
血戰了數個晝夜之後,奧斯曼人仍然沒有徹底征服巴格達。
但是薩菲的到來並沒有讓土耳其人害怕,反而讓他們有一種莫名的興奮。
一方麵是他們賴以成名西帕希重甲騎兵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另一方麵“擒賊先擒王”,隻要殺死或者俘獲了薩菲,那麼波斯人的抵抗就將徹底結束。
薩菲也不是不知道北上支援巴格達的風險很大,但此時雙方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決戰,作為波斯帝國的皇帝他必須要做出表率。
想象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