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巴格達絞肉機(求追訂月票)(3 / 3)

當上萬奧斯曼的西帕希騎兵出現在波斯人麵前的時候,這位波斯皇帝卻帶頭逃跑了。

他的這一行為直接讓三萬波斯大軍陷入了混亂。

在一萬西帕希騎兵的衝擊下他們很快就崩潰了,三萬波斯軍幾乎被殺了一個片甲不留。

而薩菲本人更是直接做了奧斯曼人的俘虜。

然後這位“波斯戰神”同“大明戰神”朱祁鎮一樣做了一回“叫門天子”。

連自家的皇帝都被奧斯曼人俘虜了,剩餘的波斯人也就失去了抵抗的意誌。

巴格達殘存的波斯人最終放下了武器,之後巴士拉同阿巴丹等波斯西南部的城市也放棄了抵抗。

巴格達之戰曆時3個多月,奧斯曼足足陣亡了五萬五千多人,其中有兩萬人是最精銳的星月軍團。

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四世為了平息自己的憤怒,居然在巴格達城屠戮了包括薩菲本人在內的近3萬波斯降軍。

他的這一舉動並未使得波斯人徹底臣服於奧斯曼,反而在波斯西部地區的引發了諸多起義。

波斯人不願意臣服於殘暴的奧斯曼人,他們或者揭竿而起加入到反推奧斯曼人的起義軍中;或者舉家遷移到東部華夏控製的原波斯地區。

情報司則是趁機招攬了不少波斯人作為自己的探子,在這些波斯探子的煽動下越來越多的波斯人站起來,拿起武器抵抗殘暴的奧斯曼人。

這也使得兩河流域以及波斯西部地區十分不穩,穆拉德四世隻得派出大軍進行圍剿。

這些波斯人很快就放棄了在大城市的起義,轉而進入波斯的偏遠群山之中,以躲避奧斯曼人。

這樣一來奧斯曼人也沒有精力同華夏進一步爭奪波斯的地盤了。

奧斯曼人驚奇的發現,雖然他們拿下了巴士拉等波斯灣的重要港口,但是進出波斯灣的通道霍爾木茲早就被華夏人占據了。

這樣一來,他們進出波斯灣依然要向華夏人繳納賦稅。

不過李世祖並不想同奧斯曼帝國翻臉,雖然“巴格達之戰”使得奧斯曼軍隊傷亡慘重,但其國力依舊處於巔峰狀態。

波斯向來民風彪悍,他們是不會輕易臣服於外來勢力的。

自己消化大半個波斯本土還需要相長的時間。

而此時吳三桂率領5萬大軍終於通過了一路上艱辛的跋涉,來到了伊犁。

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今連宗主國波斯都已經慘遭瓜分,依附於波斯的布哈拉汗國,又怎麼可能幸免於難?

兵強馬壯的熊廷弼終於可以有所作為了。

1500年,昔班尼率兵自北進入河中地區,占領撒馬爾罕,推翻帖木兒後裔在中亞的統治,建立昔班尼王朝。

1505年,昔班尼奪取花剌子模,1507年,攻取赫拉特,滅帖木兒帝國。

該王朝原定都於撒馬爾罕,1561年遷都布哈拉,遂稱布哈拉汗國。

不過布哈拉汗國的崛起很快便引起了周邊勢力的警惕。

波斯薩菲王朝,莫臥兒帝國以及哈薩克汗國聯起手來一起教訓這個新崛起的汗國。

在三股勢力的聯合剿殺之下,布哈拉汗國直接丟失了大片領土,最終不得不淪為波斯人的附屬國。

雖然布哈拉汗國的勢力已經大不如前,但他們依舊控製著布哈拉,以及撒馬爾罕同個塔什幹等河中之地。

波斯的呼羅珊地區被華夏占領後,布哈拉汗國便開始警惕華夏帝國了。

華夏人擴張的實在太快,於是他們便將大量軍隊布置在了同呼羅珊相鄰的塔什幹。

種種跡象表明華夏人的主力正在汗國的南麵進攻波斯。

但是布哈拉汗國萬萬沒有想到,華夏會從伊犁河穀出兵。

吳三桂率領的五萬華夏大軍勢如破竹,一舉攻占了中亞的曆史名城撒馬爾罕。

正當哈拉汗國揮師東進,前去迎戰吳三桂的時候,李岩又率軍從呼羅珊北上,直插另一座重鎮塔什幹。

布哈拉汗國自知難以單獨對抗華夏帝國,於是他們決定拉上自己昔日的仇敵哈薩克汗國一同出兵。

卻不料哈薩克汗國此時的日子也沒比他們好到哪去,他們國內出現了一股來自遠方的哥薩克騎兵。

於是兩個汗王一商量,決定“禍水南引”,利用哥薩克騎兵來對付華夏人,讓他們相互廝殺!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