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揚回來後,找了個箱子,放上石灰,再將喬四海的人頭往裏一裝,寫上酒壺二字,給京城發了個八百裏加急,就諸事不管了。
他當初帶兵為的是圓一個念想,現在心願已了,兵也帶過了,仗也打過了,以後給子孫後代吹牛也有談資了,便心滿意足地開始交兵權。
朱星揚軍權交了個徹底,一個兵都沒留,全給了康大人,甚至想把誅殺喬四海的大功勞都讓給康大人。
朱星揚說的理由也合理極了:
“老康,你看我拿這功勞,既不能升官,又不能發財,最多被太後嬸嬸誇讚個幾句,多劃不來,不如康大人去取了這功勞,升官發財肯定跑不了啊,康大人。”
到這廉州上任不到十日,就冒出這麼大功勞,直把想藏拙的康大人嚇得夠嗆:
“不可呀!世子殿下,下官若冒領了這功勞,太後和皇上真以為下官有這麼大能耐,下次若再來個如此人物,朝廷派下官去處置,下官名不副實,小命可就不保呀!”
行吧,朱星揚也沒勉強,他主要怕麻煩,但康大人不願意,那就算了。
至於朝貢之事呢,朱星揚又全都丟給了白亭山,對於這種隻管殺不管埋的行為,白亭山看在他砍了喬四海的份上,忍了。
朱星揚便徹底當了個甩手掌櫃,每天就跟著薑雲容,這裏晃一晃,那裏晃一晃。
薑雲容最近主要在忙兩件事,一件是關於火炮,這次海戰,火炮準頭不高的問題暴露無疑,薑雲容準備把瞄準器蘇出來,做下改良,然後再囤一批準頭高的火炮,合浦和空間裏都放一些。
還有一個是試新的船,船是薛康專門從閔州調的最好的造船師傅造的,世代造船,手藝過硬,留在閔州無用武之地,聽薛家說合浦有求,立馬收拾了個小包袱就跟來了。
薛康采珠之事告一段落後,就在忙這商隊出海之事。
廉州港重建要做成,有幾件事缺一不可。
首先是硬件設施和人文環境,除了廉州港港口建設本身,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廉州建一個政通人和的營商環境。
若是窮山惡水,本地人連飯都吃不飽,外商來一個宰一個,商戶如何敢來?
這事兒,這半年,主要是白亭山在管,按薑雲容來說,做的不錯。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廉州城的鋪子,明顯多了很多,連城外都新建了好幾條街。
還有一個事是需要一條安全的航線,否則如閔州一般,船都開不出去,那海貿的生意就根本做不起來。
朱星揚非要出海剿匪,辦得就是這件事。
最後一個是要把廉州港的影響和名聲打出去,讓人們知道,從這廉州港出去,遍地是黃金,趕快來搶錢呀!
一般人不敢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薛家膽子可大的很,薛康聯合了幾家合作夥伴,便辦成了這第一次出海的聯合商隊。
喬四海伏誅後,聯合商隊在護衛船的保衛下,沿著這次朱星揚掃蕩的路線,已經南下而去。
待薛家商隊安然歸來,賺得盆滿,不需要人勸,其他人必定求著來,如求那北境通關文書一般,求這廉州的出海文書。
薛康在忙出海商隊的船的同時,按薑雲容的要求,給她也造了新船,新船造好了,邀薑雲容來試船,薑雲容便把朱星揚和白亭山都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