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千秋節了,因是自己的生辰,薑雲容有想過太後會給自己送東西來,但沒想到這次送來的是一道密旨。
薑雲容把那密旨給朱星揚看,朱星揚當場表示:
“不可能!太後嬸嬸要殺我?!還要殺我全家?!”
太後旨意,靜王勾連海寇,謀逆犯上,圖謀皇位,罪不容誅。
判靜王府滿門抄斬,全國緝拿相關在逃嫌犯。
靜王妃,靜王世子,賀老將軍,賀小將軍都在在逃嫌犯之列。
太後密旨安樂公主即刻捉拿朱星揚歸案,生死不論,並傳旨安樂公主即刻回京城。
的確,前段時日朝堂是有吹過這風向,因朱星揚誅殺喬四海之事來的太過輕巧,雖有人讚朱星揚青年才俊,國家棟梁,但另一種聲音也越傳越大。
朝中重提靜王府和海寇有染之事,說得有鼻子有眼,連喬四海是被靜王世子暗地裏滅口都傳了好幾個版本出來。
否則,這麼多大將都殺不得這喬四海,靜王世子這麼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如何就能殺得?
整個廉州城,有這資格直接給朝廷寫折子的,就四人,薑雲容,朱星揚,白亭山和康大人。
關於此次戰事,薑雲容自己不會把火炮的事往外說,皇上那邊白亭山一向幫著薑雲容遮掩,朱星揚眼裏又根本沒有寫折子這種事。
而康大人就是個人精,他初來乍到,連折子都不自己寫,而是跟白亭山商量著兩人共寫了一個折子上去,免得兩人寫的不一樣扯出什麼官司來,火炮之事,兩人根本提都沒提。
所以,在外人看來,靜王世子能大勝喬四海這事兒,怎麼看怎麼覺得邪乎。
連朝堂上,皇上問白侯爺,對上這喬四海可有把握,白侯爺都一再表示,此事極難。
白侯爺以自己為對照,將朱星揚捧得是天上有地上無,直言靜王世子,是前後五百年都找不出的英雄人物:
“長江後浪推前浪,靜王世子當真是天下無雙,無人能及其萬一,便是老夫年輕之時,對上這喬四海,要想如此大獲全勝,那也是極難,老夫實在不及靜王世子英武蓋世……”
戰神白侯爺都辦起來極難的事情,為何靜王世子一下就辦成了?
隻有一種可能,靜王府和喬四海根本就是一夥的,喬四海對這靜王世子沒有防備,才遭了道。
這靜王府和喬四海的風言風語去年就吹過,消停了一陣,如今卷土重來,甚至各種人證物證都跑了出來。
而最致命的人證,是靜王府長史突然向皇上揭發,靜王府確實有不臣之心,物證便是靜王書房私藏的一件龍袍。
這風吹起來的時候,朱星揚本來認為,太後嬸嬸是不會信這些捕風捉影,胡說八道,無稽之談的。
龍袍又如何,靜王府長史要出入靜王的書房,放個什麼東西那是多麼容易,怎能信他的一麵之詞。
但朱星揚再不相信,他卻認得,這確實是太後的字,太後的印章,做不得假。
不僅薑雲容收到了太後的密旨,白亭山也收到了皇上的密旨,所言靜王府罪行,一模一樣,並傳旨白亭山,即刻保護安樂公主回京。
白亭山帶了皇上的密旨來公主府,朱星揚劍都拔出來了,抵著朱星揚的脖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