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 / 2)

“你知道華北製藥現在什麼價嗎?”巫麗問得小心翼翼。

“跌了。我知道。”他說,“會漲起來的。”巫麗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你太好了……我中午請你吃飯?”“好啊。”午間收市以後,他們倆如約走進對麵的飯店。不過請客的是俞白──這是股市的戲劇性──華北製藥在收市前15分鍾突然被大筆買單拉起。俞白的損失不但全數挽回,而且多賺了兩千多元!“老天真是有眼呐。”巫麗雙手端著酒杯,想想還覺得不可思議。

“是啊,再精明的人也做不出這麼明智的決定,所謂人算不如天算……”俞白陪她徹底玩味了一番這件快事。

“這就叫好人好報。”她躲在酒杯後麵說。

“別太肉麻了。”俞白一臉聽夠了恭維的滿足與厭倦。

巫麗發現自己正在為他的這種表情而著迷,聯想到俞白接電話時的自作多情、自以為是,她在著迷的同時還有一種反感──既對他也對自己。於是說:“我說的好人是指我自己。”“所以我說肉麻。”他表情一點沒變,好像挺習慣這種玩法。

“肉麻就肉麻。”巫麗見說不過,話題一轉,“人家炒股都像上班似的,你怎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要是找不到你,非把我急死不可。”“今後我可以像上課一樣準時。你要不要點名?”他不等她回答就放棄了這個話題,“一個金融學院的畢業生隻能當個交易員嗎?”“第一年要‘鍛煉’。經理讓我給他當秘書。我想那還不如當交易員。”她感到欣慰,看來俞白對她還有點兒了解。

“你自己買股票嗎?”“有規定,證券從業者不能買股票。”“誰能這麼規矩?你們證券部從經理到押款員,哪有一個不炒股的?”“我就這麼規矩。”“你剛畢業,還沒有錢。”她苦笑一下:“你這麼說,我就沒話可說了。”“其實我也是個窮光蛋。每個月給你們經理一本雜誌,才混進大戶室的。”“你真不會辦事,怎麼光答對經理,不應該給我進點貢嗎?”“想給,可有點兒不好意思。”“你真怪。”也許為了證明自己並不總是“害羞”,他誇獎起巫麗的頭發來,問她何以能讓頭發總保持這麼漂亮而且自然的波浪。巫麗的頭發是她與生俱來的驕傲之一,連忙聲明她從不燙發,自然就有這樣的效果。

一個半小時很快過去了。巫麗得趕回去上班。她邊走邊問俞白:“能看出來我喝酒了嗎?”她的臉洇出一絲微紅,白嫩的肌膚越發可人。俞白不敢大肆恭維,隻是說:“誰都不會怪你的。”俞白陪巫麗走到證券部門口,說他不上去了。他在那堆破自行車裏拽出一輛女式車,解嘲道:“這是老婆給我留下的紀念品。”巫麗目送他走沒影了,轉身跑回樓上。

下午的行情忽然變得很淡靜。屋子裏的人越走越少,剩下的人綣在椅子裏沒精打采地看著行情。

這間大戶室共有二十多位客戶,真正的“大戶”(資金五十萬以上)不到一半。

最有錢的是外號叫“肥牛”的牛寶利,每天開著奔馳車來炒股。他小平頭,脖子肥得跟腦袋一邊粗。往那兒一坐,總是把圈椅填得滿滿的。買賣股票也是大進大出。

但他還不算氣最粗的。最氣粗的是唐辛。他張口閉口“電視台的”,每次剛邁進一隻腳就大聲宣布“內部消息”。所以隻要他一出現,就是大戶室的“焦點訪談”。

於是這順理成章便是他的別名。雖然他不在的時候老沈揭露過“焦點訪談”其實不過是給電視台跑廣告的,但大家還是樂意擁戴他──因為他一來屋裏就特熱鬧。老沈是那種每個集體裏都不可缺少的穿針引線式的人物。他跟誰都能說上話,為人隨和,脾氣和心腸都不錯,還好管閑事。他是模範股民,每天固定提前半小時到,先打開電腦研究一番技術指標,然後下一把單子參加“集合競價”。他的綽號是俞白送的,叫“二經理”。七八個女客戶大多是中老年婦女。其中比較有號的是“大姐大”。她是中國第一撥股民,跟上海的楊百萬的發跡經曆差不多。但這一陣她頗為不順,手裏的股票都被深度套牢,一天到晚總是皺著眉,拉著臉,誰剛一出去她就罵誰。惡言惡語的,什麼話損說什麼。有點姿色的是一個叫何芸的單身(據老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