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搜集完畢之後,我就開始了這部小說的創作。由於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來寫作,因此從2010年2月,到2010年12月,曆時十個月才完成了這部不到12萬字的小說。
在朋友的鼓勵下,我決定將這部小說投給出版方看看。在接觸了幾個出版方之後,廣西人民出版社的編輯表示願意出版這部小說,於是我將小說重新修訂之後,交給了廣西人民出版社。簽署完出版合同,我長舒了一口氣,作為“民國舊案三部曲”第二部的《魑魅之影》,至此可以算是告一個段落了。
回想起《魑魅之影》的創作構想,我在小說中一共設置了“召喚天女”、“密室中的無頭屍”、“飛升的火龍”以及“從天而降的人頭”四個謎題,這四個謎題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不可能犯罪,其中“召喚天女”和“密室中的無頭屍”這兩個謎題的詭計是受到古人筆記小說的啟發。我在本書第一章裏提到“希望……能夠做到即使詭計和推理的設定也能熟練運用中國元素”,可以說,這樣的詭計設定正是在實踐個人關於推理小說創作的一點淺薄之見。
完成《魑魅之影》後,我對於長篇推理小說的創作,又有了一些新的體悟,我會將之運用在下一部長篇推理小說中。雖然我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我會繼續努力,在推理小說這片土壤上持續耕耘,正如我在書中所說:“作為本格推理忠實的擁躉……即使隻剩下一個讀者我也會繼續寫下去。”
期待在下一部作品中與讀者朋友們再見。
參考文獻
1《中國道教史話》,孔令宏著,河北大學出版社
2《道教內丹修煉》,張興發著,宗教文化出版社
3《神秘與迷惘--中國古代方術闡釋》,衛紹生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4《中國方術正考》,李零著,中華書局
5《中國方術續考》,李零著,中華書局
6《道教內丹學溯源》,戈國龍著,宗教文化出版社
7《道教手印研究》,任宗權著,宗教文化出版社
8《中國近現代服飾史》,華梅著,中國紡織出版社
9《國家、地方政府、鄉紳與鄉村秩序--以民國初年微山湖地區“墾務公司事件”為例》,作者陳仲元,《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10《近代成都道教活動管窺--從〈八字功過格〉說起》,作者丁培仁,《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
11《中國詩僧現象的文化解讀》,作者儀平策,《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2期
12《私塾與學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結構》,作者賈國靜,《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13《鳳飛龍舞俯羌水,日月同輝照白蓮--三宗合一的雅安金鳳寺》,作者張澤岑、廖勇、段啟香,《中國園林》2005年第9期
14《少林寺三教九流碑說》,作者安國樓、宋春,《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15《成都青羊宮、二仙庵史略》,作者馬景全,《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2年第2期
16《出關尹喜如相識,尋到華陽樂未央--成都青羊宮》,作者楊君,《中國宗教》2006年第1期
17《成都青羊宮二像碑示意說》,作者古元忠,《四川文物》1991年第3期
18《青羊宮之青羊神聖化的原因試探》,作者王鵬,《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