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文道合一(3 / 3)

許敬宗現在是又豁達又小氣。

這種不影響他自身利益的虛名,他完全不在意,隻要不動他核心利益,一切都好說。

尤其是陳青兕這樣的人,許敬宗更是寬容。

畢竟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沒必要與陳青兕這樣廟堂未來的頂梁柱交惡。

許敬宗正想叮囑自己的孫子幾句,外邊卻傳來管事的聲音。

“郎主,郎君,陳侍郎的管事薑辰親自送來了一份邀請函,說是給郎君的。老奴覺得很是重要……”

許敬宗示意許彥伯去取。

許彥伯從書房外取過請帖,返回書房的途中打開細看,眼眸中透著幾分欣喜,又微皺眉頭,快步將請帖遞給自己的祖父,道:“陳侍郎這是要舉辦一場詩文宴,特地邀請孫兒參加。”

許敬宗會意笑道:“你覺得該不該去?”

許彥伯遲疑片刻,道:“孫兒說不準,孫兒有些想去,可是怕給阿耶尋來麻煩。”

許敬宗道:“盡管去吧,傻孩子,這是人家的好意。去沾沾光,對你未來大有好處。”

許彥伯聽懂了自己祖父的言外之意,問道:“阿耶是說,陳侍郎會成功?”

許敬宗道:“一定會。”

他悠悠道:“不管是宮體詩,還是上官體,對上盛唐體都沒有半點勝算可言。”

“原因有很多,核心在於兩字:簡單。”

“隻要識得文字之人,心中有點墨水之人,不管好壞都可作詩寫文。宮體、上官體卻過於繁雜,求辭藻之華麗,先得有有足夠的才學堆砌辭藻,知道足夠的典故來填充內容,更甚至需要大量的名望來創讓人認可信服的高深字句。”

“宮體、上官體流行於貴胄之間,並非無人宣傳,而是絕大多數的人寫不了,更寫不好。”

“盛唐體卻沒有這點弊端,就如《憫農》,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稍通文墨之人,一讀就懂。”

“過於簡單,傳播的自然就快,也就能夠得到認可。”

許彥伯道:“可是入門容易,精通卻難。除了陳侍郎,又有誰能用簡單的幾個字句,化腐朽為神奇?”

許敬宗道:“世人卻不這麼想,這世上從不缺自視甚高的蠢貨。”

“此外我大唐之氣象萬千,無所不容,而宮體、上官體卻受限字句之間,遠比不上盛唐體包羅萬象……”

“當然以上都是屁話……”

看著自己孫兒驚愕的眼神,許敬宗一字一句說道:“陛下不會讓陳侍郎輸。”

說白了,就是陳青兕背後有人,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有人給他托底。

這天下終究掌控在李家人的手上。

許彥伯作揖道:“孫兒明白了。”

議政廳。

今日是辛茂將、許圉師當值,兩人處理完手上的事務,相互聊著天。

現在長安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文道合一”。

兩位相公自然也不可避免的談及此事。

許圉師在文學上依舊是陳青兕的小迷弟,對於他提出的理論自然是讚不絕口。

“南朝文風脂粉氣太重,屬實是一群醉生夢死之人,自我放縱,全無教化之意。反之陳侍郎的文道合一,才是真理大道。先輩創字是為闡述道理,而非自我沉淪。”

辛茂將隻是在一旁笑笑,並不與之爭辯。

他心底其實有些認可的,畢竟陳青兕的詩文他讀得懂,但是許敬宗的詩文,他卻需要翻譯。

不過他是許敬宗的心腹,許敬宗又是宮體詩的魁首,他自然不敢多言。

許圉師突然眯眼笑道:“辛相公,袁思敬、高智周兩人,你更看好哪個能夠升任禮部侍郎?”

他現在處在看戲階段,禮部侍郎有兩位,一位空缺,袁思敬、高智周在爭奪,另一位卻是他的人。

所以禮部侍郎跟他沒有關係,所以樂得看戲。

便在這時,一道聖旨傳來:“禮部侍郎夏昱……遷商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