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這一次關乎夏氏一族未來的會議結果以夏暄非常滿意的結果結束。
是的,夏暄和夏晏其實早已同意過繼一個孫子來繼承文昌侯的爵位。
從準備將造紙之術獻出去之前,夏暄已經和祖父夏晏商量好了,他們不僅要回琅琊郡,更是準備過繼一個孫子作為他們即將到手的爵位的世子。
但是他們卻並不準備如夏昂預想的那樣,直接選一個孫子過繼。
“五年,各支隻要是六歲至十六歲還未成婚的孫子,且自認為有能力競爭文昌侯的爵位,自己又願意就可以送過來,由我安排一起讀書學習,且到時還得和我們一起回琅琊郡,五年之後誰最優秀,我過繼誰成為我孫子,繼承 文昌侯的爵位。”
這就是夏暄和夏晏商量好的最終決議。
之前夏暄想培養最得力的助手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找到了明婉幾人,而明婉幾人也用她們的學習成果告訴夏暄,她的培養並沒有錯。
但是同樣的,在她通過豆腐作坊和造紙之術向夏晏這個祖父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後,祖父找她談了談,她才意識到,要防著夏氏族人是一回事,大力培養從外麵買來的奴仆,不管是女奴還是男奴卻將族人避之如蛇蠍又是另一回事。
也正是經過祖父的教導,夏暄才明白過來,自己的確是想左了!
她的‘敵人’的確是那些可以‘名正言順’繼承她這一支家財的族人,但是在有夏晏這個祖父支持的情況下,族人,才是她最天然的幫手!
而且如果她真想做‘大事’,就不可能和族裏徹底翻臉,尤其是在族人並沒有做出什麼很過分的事的情況下。
一個連自己族人都容不下的人,誰又可以信任?
畢竟,在族人的某一支沒有後人的情況下,過繼一個族人過去,在這個時代才是正常操作。
再正常不過的操作!
如果不是夏晏處於優勢,且夏氏一族也並沒有那些殘忍的手段,即使他們暗中對夏晏下了死手,之後就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接手夏晏一家的所有財產。
而隻是女眷周氏和夏暄即使有意見也不會有人會聽!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現狀。
而夏暄也更意識到,她這麼迫不及待地遠離夏氏一族,何嚐不是逃避?
如果她連那麼‘弱小’‘無害’的夏氏一族都不敢麵對,她還是收起所有的野心安安心心等著聽22的‘安排’進宮當寵妃算了!
而那勞什麼子文昌侯可從來不是她的目標,所以如果能用這個注定拿不到手也不重要的爵位收獲一些忠心耿耿的幫手也是非常值得的。
而且,她必須也自信自己能收服夏氏那些與她同輩的子弟!
她必須先收服這些年紀和她相差不多的同輩子弟,然後通過這些子弟向族裏證明她的價值!
她可不認為以她女子......咳,六歲多女童的身份就可以‘虎軀’一震,然後就讓夏氏一族傾全族之力支持她!
......
正如夏暄和夏晏預計的那樣,夏晟等人都沒有將他們說的造紙之術是由夏暄這個小孩子‘發明’出來的事當真,回去之後更是基本上沒有將此事和族裏其他人說,但是對於夏晏準備從族裏選年紀合適的孩子去他家學習,成為文昌侯候選人的事所有人都非常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