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侯爵爵位!

更甚至還是他們一族未來的族長!

......嗯,雖然對於外來人說,小小一個夏氏族長肯定比不上文昌侯一個侯爵爵位,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夏氏族人來說,族長的吸引力還是很高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競爭者太多了!

因為夏晏隻對這個侯爺爵位的候選人隻設置了年齡的限製,而且還不嚴,又隻要是夏家之人都可以去報名。

再加上夏晏即使不是文昌侯,也是他們夏家做官做得最高的人,能去接受他的教導,對每一個想當官的人來說,吸引力也是很大的。

畢竟夏晏可是他們夏氏一族的傳奇,僅憑一人之力,將自己那一支崛起為差不多可以與整個夏我一族抗衡的大佬。。

所以,即使到最後真的沒成為夏晏選定的孫子,單隻是為了學習長長見識也是非常不錯的。

即使因為他們這一支已經決定回到當初因為戰亂逃出的琅琊祖地,但是因為近幾年琅琊已經很久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最後還是有不少的人報名。

不過暫時還不會讓他們來夏府,畢竟他們正在處理家裏的產業,要不了多久就會準備回琅琊郡。

也是讓那些報名的人家徹底想清楚,要不要讓孩子離開父母,跟隨他們回隨時可能發生戰爭的琅琊。

同時也是‘隨時’提醒夏氏族人,要不要隨文昌侯回到他的‘封地’,也是他們夏氏的祖地,琅琊!

琅琊雖然還有他們夏氏的族人,一年也會趁著春節那樣的重要節日兩邊互相送一些節禮,但是到底是幾十年基本上沒怎麼見過麵了,除了夏晏那一代的人相處過,無論是夏暄的這一代,還是已經過世的夏如鬆那一代,別說相處,麵都沒見過幾次,即使是這看重血脈關係的古代,又能有多少感情?

而讓好不容易已經在小鎮定居下來的一族之人再遷回去?

難!

而且還是回一個他們當初千辛萬苦‘逃’出來的,隨時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

難上加難!

但是這也是夏暄和夏晏說的考驗。

連琅琊郡都不敢回,還想成為侯爵,還是一個有封地的侯爵?

做夢呢!

......

利用他們莊子上那些已經泡好的材料,景安帝的人很快就學會了造紙之術,造出了與他們夏氏宣紙一樣品質的紙。

也批複了夏晏的辭呈,這也意味著他們已經可以啟程‘回’琅琊了。

與此同時,以紙張裝訂出來的書籍也開始逐漸在鹹安城盛傳開來。

雖然夏暄沒有弄出印刷術,但是卻是直接將線縫裝訂的書直接蘇了出來,跳過了卷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