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與壞人,該如何選擇?(轉帖)(1 / 1)

千萬別做好人古人雲: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又有禍害遺千年,好人不長命的傳統教訓。今有貪官當道,奸商欺市,惡霸橫行;又有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現實證明。可見這好人是不能做的。輕則遭人輕侮,重則性命堪憂。還有一輩子討不到老婆的危險。

有必要對所謂“好人“進行一下確認,以便使我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金庸,在《鹿鼎記》中有段非常精彩的論述。他將百姓比喻為鹿。說鹿這種野獸,雖是龐然大物,性子卻極為平和,隻吃青草和樹葉,不能傷害別的野獸。隻有讓凶猛的野獸傷它吃它的份兒。古人拿鹿比喻天下,說世上百姓都溫順善良,隻能給人欺壓殘害。所謂逐鹿天下,不管鹿死誰手‘,做百姓的,隻有死路一條。

金庸以鹿比喻世上百姓,打擊麵實在太廣。不但抬舉了那些苟活於世上的好人,更委屈了那些蟄伏於百姓行列雄才偉略的壞蛋們。我在此基礎上,將其更深入更具體化。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鼎鍋,我為麋鹿。這個“我“——其實就是“好人”的真實寫照。

中國最狡猾的知識份子——孔子,用“人性本善”來欺騙世人,去惡從善,忠君愛國。又用“論跡不論心”來掩飾他對南子的色狼之心。

殊不知,人是動物進化而來,小時搶奪蘋果、大打出手,大時爭奪名利,明槍暗箭。愛國不過是幌子,要你忠君,做奴才才是目的。隻要你在行為上不著痕跡,不管你心裏有多麼卑鄙齷齪的想法,都可以讓你潛藏在好人堆裏扮豬吃老虎。

孔子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一套所謂儒家思想用以奴役愚民。反過來勸人要“道取中庸”安分守己。自己卻利用這套歪理邪說,借助統治階級的強大力量為自己揚名立萬,受人鼎禮膜拜千百載。你把他這些重要思想行為串聯起來,稍微權衡下,你就會明白,這都是地地道道的小人行徑。我很崇敬孔子,他以小人之道,成君子之名。造就了這麼多甘心被奴役的好人,實在是了不起。

我所論述的“好人”與“壞人”是從廣義的來講,並不限定於某種價值觀與行為規範。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隻有優與劣,強與弱的區別。在一個“利益決定一切”的社會裏,好人是一個弱勢群體的代名。

有教訓說“寧可犧牲一萬個好人,不可得罪一個小人”因為人們懼怕小人的暗箭,所以人們就得犧牲好人,因為人們知道好人一定會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好人孱弱溫順的個性助長了小人的勢力。反過來就把自己置身於任人宰割的地步。有人就有利益的爭鬥,有爭鬥難免有犧牲。在好人與小人之間權衡,聰明人就不難做出選擇。

我們都知道人有欺軟怕硬的天性。好人通常身材不夠健碩,個性不夠蠻橫,手段不夠狠辣。好人隻知道獨善其身,與世無爭,不懂得結黨拉派,勾官營匪。說白了好人就是軟柿子,誰高興,誰都可以去捏上一捏,保管不會傷手。老虎屁股摸不得,好人頭上能拉屎。人們雖然不必真到好人頭上拉屎,但有空,拿好人來練練。也好助長下自己的威風。這叫殺雞給侯看。

俗話說,為富不仁,為官不義,為盜不忠,為王不臣。換而言之,你要出人頭地,你要做人上人,享福中福。就必須淩駕於好人之上。,你就必須強暴好人的利益,來成就你的功名利祿。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更是持強淩弱、弱肉強食的處世手段。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在於一個持強、一個示弱。

當然,好人雖然做不得,但也不是真讓你去殺人越貨,謀財害命。這樣不夠高明。我的意思是要你為人不必太好,使壞要有原則。你可以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好壞結合。助人一定要利己,利己不一定要助人,利己不一定要損人,但損人一定要利己。尤其不能做利人損己的事!你不能步步退讓,一定要處處示強。你要堅決打擊別人的士氣,助長自己的鋒芒。你要處處標榜自我,張揚自己的個性。總之你要從好人堆裏踩著他們的腦袋站出來,千萬別有顧慮,他們可會忍受了。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