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猛虎與頹龍的博弈(1 / 3)

眼見副宮使出了武德門,周靈興奮起來,終於不必躡手躡腳、躲躲藏藏了。黑夜是他們的保護色,匿於黑暗之中,他們箭步如飛,在距右相府還有一條街時,周靈劫下了宮使,那明晃晃的大刀令人膽寒。

“是你自己乖乖將聖旨交出來,還是我們殺了你再奪下聖旨啊?”眼見大刀一點點向自己逼近,副宮使臉色煞白,竟嚇破了膽暈過去了。說時遲那時快,沈湛手持金印護下了宮使。

“大膽沈湛!”

刀轉眼架在沈湛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血痕,可他絲毫沒有在意,強大的信念支撐起他的身軀與靈魂永不倒下,他要助夫人挽救王府!

沈湛一改往日的懦弱震懾了周靈,那眼神中如山嶽的不可摧磨使他的刀不再敢繼續落下。

“周靈,你看不見我手中的金印嗎!”

語出字字鏗鏘,三人見此驚慌失措,忙跪下磕頭謝罪。沈湛笑了笑道:”殿下有令,計劃有變,即刻回府!”

三人麵麵相覷,周靈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如此大計,牽一發而動全身,殿下怎麼會說變就變,這實所令周靈狐疑。

“你們豈敢不從!”

三人一哆嗦,迫於金印的威壓,暫且撤退。

沈洵扶起宮使,拿出身上的水壺,給他灌了下去。

沐清此時已趕到文華門前。

“見過鍾夫人。不知此刻入宮有何貴幹?”兩個侍衛警惕的問道。

沐清拿出晉王綬璽,“受老太師與晉王府大殿下之令,入宮伴駕。”

侍衛聽聞,豈敢得罪這兩號人物,又有綬璽為證,便放沐清入了宮。沐清顧不得那麼多,目標直指東宮。不久,在半道上沐清發現了那刺客三人,喊住他們,出示了綬璽,終是阻攔了下來。當聽到東宮傳來長宮使宣旨的聲音,沐清懸著的心放下了,理了理衣裳又急匆匆奔赴乾元殿。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著令太子鍾玉良禁於東宮,待聯殯天後,允其出宮,繼承大統。”

“兒臣領旨謝恩。”鍾玉良顫顫巍巍地接過那道沉甸甸的聖旨,淚水打在了灑金箋將墨字暈開。比起虛無縹緲的皇位,他更為父皇的病重痛徹心扉。

長宮使見太子仁孝至此,感覺康朝的前途一片光明。他扶起了太子安慰道:“殿下您莫要悲切傷身,國事接下來還要您操勞,隻是這幾日委屈您了。”

“無妨,還望大人替本宮問候父皇。”

看著抹眼淚的太子,長宮使滿口答應。他擔心,主少國疑,不過隻要朝堂安穩,過幾年一定就全然無礙了。

長宮使欲回去複命,而副宮使才剛剛恢複了神智。副宮使四處望了望,看到一旁的沈湛不由得向後縮了縮,全身止不住的發抖。

“不必害怕,刺客已經被趕走。”端詳著這個上下和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的宮使,唏噓不已,眼神中滿是憐惜。

“你資曆尚淺,怎會執行如此危險的旨意?”

“多…多謝貴人出手相助。小的隻知是師傅信得過我,叫上了我一起,說是事成之後就會有很多銀子,這樣家中的阿爹阿娘就不會食不果腹了。”

副宮使的純真感動了沈湛,他擔心,擔心那深似海的宮門吃了他。

眼見時辰不早了,副宮使理了理衣冠,向著沈湛鞠了一躬。

“多謝貴人。小的此刻要趕赴右相府傳旨,不知您可否願意跟隨,宣旨後同我入宮領賞?”這小子滿臉懇切,沈湛於心不忍,卻仍然拒絕了。

往事泛上沈湛的心頭,他不願把如此不堪的一麵展現給宋家人。看著遂漸遠去身影,沈湛百感交集,“唉…不知宋爺爺可否安好。”語畢,頭也不回的走了,消失在的縱橫交錯的街巷中。

右相府外也傳來了略顯青澀的宣旨聲。“奉天承運,皇帝召曰:右相宋璋,早隨聖駕,世代簪纓,盡心奉國。似山嶽而鎮朝堂,如梁柱而匡朝綱。現欽此輔國公爵位,待朕百年後,方可出府,匡扶太子。”

宋璋喜憂參半,也隻能接下聖旨,“臣,領旨謝恩!”答謝過副宮使,宋璋匆匆令下人死鎖府門,誰來府上都不可打開。

“聖上此舉,著實令老夫琢磨不透,將老夫禁在府上,莫不是防範那小子的狼子野心?也罷,也罷……”

宋璋端起茶盞,細抿一口,茶總是令他心神安寧。他看看這偌大的相府,那間空蕩蕩的屋子總是令他心緒淒迷。

“也不知道小家夥怎麼樣了,老友啊……”

今晚注定是個不眠之夜,對於誰呢?不清楚……

兩位宮使都已回宮複命,文帝的拉風箱似的咳嗽聲終於平穩下來。“你們很中用…咳咳,去...去內務司領賞吧。”

“奴才叩謝聖恩。”磕完頭後,長宮使領著徒弟退出了泰華殿,卻沒料想到殿外候著一位稀客。

好生漂亮的姐姐啊。這一念頭剛出現在腦海,秋笙的頭就被師傅狠狠按了下去,幾乎要貼到了江南金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