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飛鴻踏雪泥(上)(1 / 2)

康清雲四十一年正月初一,泰華殿上,百官齊聚,千樂齊奏,萬豔同杯。

康仁宗(先帝)看著他歌舞升平的大康朝,替它尋了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今日,朕與諸卿同樂,共賀新歲。”仁宗舉起了金爵,一飲而盡。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舉酒杯,向仁宗賀歲。

“今日這大喜的日子,朕還有一事要告訴諸卿……濟琮,上前來。”仁宗拋下金爵,從龍袍中找出一封聖旨。

鍾濟琮看向那道聖旨,跪在地上的他雖裏裏外外裹了幾層,但墨玉磚的寒涼仍穿透了衣服,淤積在他的骨血中,額頭與磚貼著,刺的他生疼,可那道聖旨激的他熱血沸騰,給予了莫大的喜悅以至於麻痹了神經,他知道命運的齒輪將要轉動了……

“柏川,宣旨吧。”

柏川恭謹的接過了聖旨,眾大臣屏住了呼吸。

“二皇子鍾濟琮,天資聰慧,錦繡文筆,書盡黎民之疾苦,繪描四海之升平,文曲眷顧,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欽此。”

鍾毓接過聖旨,三拜後道:“兒臣領旨謝恩。”

群臣起身賀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仁宗沒有作聲,鍾濟琮亦不作聲,二人麵麵相覷。

“濟琮,諸卿在等著你發令呢。”仁宗喜悅的看著鍾濟琮。

鍾濟琮愣了愣,這才轉身,“諸卿免禮。”

“謝太子殿下!”

那夜,眾人歡飲到三更,殿內的喜悅更襯殿外的大紅燈籠,伴隨著紛飛的大雪,一個海晏河清的康朝正在趕來的路上。

隻是那時的鍾濟琮還知曉……

康清雲四十五年十月三十日,康仁宗崩逝,年五十二。十一月三十日,鍾昌義登基。

三十日卯時一刻,在聲聲的絲竹中,鍾濟琮起身了。宮女將他重重包圍,伺候著他洗漱。不久,華尚儀帶著尚衣局的女官們帶著一件件服飾前來了。

“華清攜尚衣局拜見陛下。”

“姨媽快快免禮!”鍾濟琮忙上前想扶起她,可她卻將頭深深叩了下去。

“陛下,您如今貴為九五至尊,禮節萬萬不可亂!您應該稱臣華尚儀。”

鍾濟琮收斂了喜悅之色,擺出一副肅正莊嚴的姿態。

“華尚儀與尚衣局的諸位請起。”

“謝陛下。”

華清一揮手,女官們將鍾濟琮再度包圍。鍾濟琮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安排的妥妥貼貼了。先是穿上襯袍、朱襪、赤舄,整理好衣麵後再穿上中單,係上黃裳。接下來穿上玄衣,圍上革帶,掛上蔽膝。

“陛下請您抬手。”華清道。

“哦,好……好。”鍾濟琮略顯倉促。

華尚儀親自上前,深深一拜後,為他掛上佩、綬,束上大帶,戴上十二旒冕、拿好玉圭後,一個帝王形象呼之欲出。他肩頂日月星辰之光華,袖懷山嶽而蒼龍、華蟲盤桓,身披藻、火、粉米、黼、黻,心懷黎民蒼生。

眾人一齊下跪,行三跪九叩大禮,“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華尚儀,這冕服好重。”

“陛下身負日月天地、蒼生社稷,冕服重亦是責任重。”

“謝華尚儀指教。”鍾濟琮拱手鞠躬。

巳時一刻,鍾濟琮站在泰華門下,遙望著泰華殿金黃閃爍的琉璃瓦,他長舒一口氣。

走在禦道上,每一步都攜帶著蒼生的期盼。

踏上漢白玉九龍階,每一步都是天命的歸演。

邁入泰華殿金門的一刹,百官朝拜,鍾鼓齊鳴。鍾濟琮眉頭緊鎖,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氣宇軒昂。

鍾濟琮坐上龍椅,柏川麵向群臣,“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