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昭曰:皇太子鍾玉良,恪賢自持,聰慧表度;滿而不溢,慨悌君子。順碧漢翠微之秀氣,承北辰紫微之天命。常伴聖駕親侍湯藥,忠孝仁厚之心天地實所共鑒,允合繼承大統,以順天地萬民之心。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康的正統便如此塵埃落地。柏川又從袖中找出一封聖旨遞給秋笙。
“你拿好它去城門,交給殿前都指揮使沐川,看了後他自會明白。”
秋笙雖不知師傅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但他明白,他們所做的是為了大康,為了大康的國祚綿長、為了大康的江山社稷永存。他將玉璽交給鍾玉良,接過聖旨手持金令,出宮。
“先皇的聖體還在後殿,陛下再去見先皇一麵吧,其餘人在此候著……遠山、秋荑,賜座,對了讓太醫回去。”
“遵令!”
“宋宰相…請隨我來。”柏川對著宋璋點了點頭,隨即一同出了乾元殿。
“長宮使大人有什麼需要宋某效勞的?”宋璋長久混跡朝堂,自然明白柏川的分量更明白現在做的事情會保他官運亨通。
“請宋宰相回中書省即刻起草一封遺詔,昭告天下陛下駕崩,舉國喪,文武百官以及各地藩王進京服喪,服喪期內,各寺院、道觀須鳴鍾三萬次,切記需用藍印不可用朱印。”
“宋某知道了,必定聯合翰林院起草好文書。”
“謝宋大人,我還要去禮部和內侍省,就先失陪了。”柏川對著宋璋深深一鞠躬。
……
通知完禮部與內侍省,柏川總算覺著身子鬆快了些。他總算是不負先帝,將要平安的結束權力的交接,但同時他也知道隻能暫時震懾住一些不軌之徒。
柏川孤身走向了西北角的角樓,爬上去,看著鏽跡斑斑的喪鍾,柏川不自知的伸手要觸摸喪鍾上歲月斑駁的痕跡,觸摸到的瞬間他又猛然地縮回手。
“真是老糊塗了,我怎麼能做這麼晦氣的事。”說著抓起鍾杵開始敲喪鍾了,和鍾聲一同的,還有黑鴉的嘶鳴,仿佛要將天空、將人心割裂開來。
沐川早已打開了城門,在快馬揚鞭回樞密院的馳道上,街上的人流又洶湧起來,可伴隨著一聲聲鍾鳴,人們的臉上驚詫起來。二十七聲鳴閉,沐川的大腦轟的一下炸開。
“陛下他…陛下他……”
“大人,出什麼事了。”
“陛下他駕崩了,快!快趕回去!”
街上的百姓皆朝著天華宮的方向下跪叩首。
“宣大行皇帝遺詔:癸卯,上崩於乾元殿宮中,遺詔天下,傳位皇太子,詔曰:‘朕以涼德,嗣守祖宗大業,先後十年有八矣,圖惟治理,夙夜靡寧,恒懼不終於治,有孤先帝付托之重,乃今遘疾彌留,殆弗可興。夫生必有死,人道之常,雖聖哲所不免,但繼體得人,宗社生民有主,吾雖沒世複何憾焉!長子皇太子玉良,恪賢自持,聰慧表度;滿而不溢,慨悌君子。順碧漢翠微之秀氣,承北辰紫微之天命。常伴聖駕親侍湯藥,忠孝仁厚之心天地實所共鑒,允合繼承大統,以順天地萬民之心,中外文武群臣,其同心佐理,以終予誌。朕既臨禦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複有重勞,山陵製度務從儉約,喪製用日易月,中外皆以二十七日釋服,毋禁音樂嫁娶。宗室親王皆進京吊唁,藩國事務交由幕僚代理,各處總兵及鎮守官及衛所府州縣,悉心盡力,安撫軍民,勿擅離職,赴闕進香者,令佐貳幕職或遣官代行。嗚呼,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向仰鹹景華,斯亦吾之素心,君國子民宜從眾誌,凡中外文武郡臣鹹盡忠秉節,佐輔嗣君,永寧我國生民,朕無憾矣。詔告中外,鹹使聞知。’著傳於天下。”宋璋親自宣讀了遺詔,並已著手翰林院傳遞抄錄,八百裏加急送至全國各省、府、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