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1 / 1)

說起來,初三的學習壓力對我來說並非是漸漸地滲透進我的生活中的,倒像是南方的台風天氣,早上還風和日麗,午後已烏雲閉日了。仿佛是霎時間的事,班裏所有同學都緊張了起來,氣氛變得異樣,遲鈍如我都感覺得到。而且這學習壓力還和物理學裏的壓力有點不同,不是承受的人越多便每人分擔得越少。相反,承受壓力的人越多,每人肩上的壓力也越重。路隻是一條小路,假如大家都要往前擠,就隻能把別人擠掉。學校教育既然采用應試製,那學習就是為了考好試;考好試就是為了排高名次;排高名次就是為了升好學校;升好學校就是為了找好工作。這裏麵可是丁點兒趣味都沒有的。整一學校仿佛麥卡錫時代的美國,人人精神緊張、疑神疑鬼,生怕比別人少做一份習題裏麵就碰巧有考試將采用的題目。

有人說,處在高壓下的人最容易發瘋。這話一點兒都沒錯。在我見識過的所有瘋狂事情裏,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班長常量居然和副班長之一的李亞英拍拖了。這個李亞英,就是前麵提到過的寫牆報時摔下來的那個副班長。從前,她主要的班幹職責就是寫好牆報。可自從新班主任小於上馬後,另外安置了宣傳委員這樣的職位,讓擅長畫畫的李必達負責。於是李亞英就無事可幹了,空掛著副班長的銜頭,隻剩下暗中舉報同學的職能。或許她在某天裏忽然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在班裏得罪太多人了吧,便害怕起被孤立來,加上緊張的學業一夾攻,意誌有所鬆懈,就主動倒到常量的懷裏了。那會兒常量正是她的同桌。雖然我覺得他的性格刻板得像一塊頑石,但他的樣子倒確實好看,挺陽光挺帥氣的,學習也好,能吸引住李亞英可半點都不稀奇。不過他們這可是不折不扣的早戀,在學校裏是重罪,換算到社會裏就是性質與違犯婚姻法的勾當相若吧,弄不好的話是有可能被開除出校的。所以我也弄不清楚常量到底是怎麼想的,還是個班長呢,我本以為他是那種生理本能裏除了學習機能外連吃飯睡覺功能都已退化了的書呆子,沒想到竟有如此感性的一麵。不過可笑的是,他倆拍拖時談論的話題也離不開學習,這可真滑稽,他們甚至在課餘時間各自拿著課本和作業去約會。這樣的事情我從前是聽說過的,我媽就常和我說她年青的時候經曆過那樣的一個年代,男女青年們凡是走到一塊都是在革命的旗幟下的,談情說愛被改造思想替代,經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對戀人相約見麵,男的手中一本《語錄》,女的手中一本《毛選》,花前月下,楊柳低垂,男子聲稱要給革命慷慨捐軀,女子發誓要為主義肝腦塗地,於是雙方同時心旗搖曳,深深地被對方的遠大誌向迷住……我沒料到的是,這樣事情竟然如今仍有,身邊就有。

說起來,李亞英雖然貴為副班長,但成績卻隻是一般般而已。當然,這個一般般並非是與我比較後得出的,假如和我比,班裏誰他媽不是高才生呢?可李亞英是個挺上進的人,很得老師們的喜歡。這裏說的上講,是高層次的上進,是思想上的,而並非單純指學業。小於選班幹部時,參考了國內和港台辦電影節的作風——攏共隻有十幾部電影參選,卻設二三十個獎,於是大家一窩蜂衝上去,卻仍然能夠達到人人不落空。李亞英乖巧,喜歡圍著老師身邊轉,單憑這個,便斷斷不可能被甩在班幹部團隊以外。

關於常量和李亞英的戀情,雖然完全脫離了同學們的想像力,卻就這樣被接受了下來了。究其原因,首先,他們是班級裏惟一一對敢於在初三這個敏感時段談戀愛的學生。這在男生看來,是英雄主義;在女生看來,則是浪漫主義——其實兩者都是一樣的東西。同時物以稀為貴,誰也不忍心破壞身邊與“惟一”沾邊的事物。其次,他們談戀愛也不忘學習,或者說,他們簡直就是用談學習的方式談戀愛的,所以兩人在一塊後,成績不降反升,你根本都找不到什麼理由反對他們在一起。最後,有他們這對小情人的存在,大家課餘時便多了許多有趣的話題。最起碼,在事情開始的時候是這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