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佟鑫來到了甘曉桐的病房,她正在收拾東西,大概是準備出院的原因,門也沒有鎖。她的氣色比佟鑫之前見她的兩次都要好得多,戴著護具不需要拐杖也能下地行走了。
“這是準備出院回家了?”
“嗯。”甘曉桐餘光能看到佟鑫,但沒有抬頭看她,自顧自地繼續收拾東西。
“你哥哥來接你嗎?”
“嗯。”依舊沒好氣地應道。
“是不是很失望,我們沒把你哥抓進警察局。”
甘曉桐愣了一下,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我最近聽了一個故事,想跟你分享。”
這時的甘曉桐顯然已經收拾好東西,但她依然沒有理會佟鑫,躺到病床上,拿起手機玩她所謂的離線單機小遊戲。
“有一個7歲的小女孩,活潑可愛,爸爸媽媽都是醫生,生活也很幸福。有一天,醫院接到通知,需要派一批醫護人員援助非洲,而某個科裏的人選就在女孩的父母和科裏另一個叔叔中,因為他們符合援非的資質要求,同時年紀也還不算大,巧的是這三人本科時就是同學,並且關係非常要好。
然而這個叔叔耍了一些手段,自己逃過了這次援非,所以援非的任務自然落到了女孩父母的身上。醫院也不是不考慮女孩家裏的情況,雙親都去援非始終不太現實,但那個叔叔主動提出可以照顧女孩一年,沒有其他辦法之下,女孩的父母還是同意了。
被寄養的一年裏,女孩得到了叔叔家裏無微不至的照顧,家裏還有個哥哥,平時會給她輔導功課,女孩也會每天跟爸爸媽媽視頻。除了父母不在身邊外,女孩度過了非常開心的一年。
女孩父母從非洲回來前的一個月,非洲地區戰況愈演愈烈,女孩的父母也不幸身亡,年僅8歲的小女孩身心承受了巨大的打擊,並患上了輕度的抑鬱症。
後來那個叔叔正式收養了女孩,有了家庭的關愛,女孩的抑鬱症漸漸好轉,但始終是一道傷疤,女孩從那時起就變得沉默寡言,不再像過去那般活潑,但總歸還算正常。家裏最關心她的就是哥哥,會逗她開心,會在她失落難過的時候安慰她。
女孩初中的時候,養父母離婚,讓女孩再一次經曆家庭的破碎,本來對自己還不錯的養母最終改嫁國外,女孩甚至連見麵的機會都沒有了。但她還有哥哥,她把所有的感情的傾注在了哥哥身上,越來越依賴哥哥。
女孩漸漸長大,與此同時,哥哥因為擔心女孩童年時的創傷對她未來有影響,而選擇了精神科。女孩親生父母曾經的好朋友一直都很關心她,女孩經常在有意無意間打聽當年的情況,雖然大人們都盡量不再提及當年的事情,但女孩還是從字裏行間中推測出當年父母去非洲竟有自己養父的原因,開始痛恨自己竟然在仇人家裏長大,複仇的種子也就此埋下。
女孩上了大學後,加入了社團,交了男朋友,一切都在向正常的方向發展,但心裏的仇恨沒有忘記。養父有慢性心髒病,需要長期吃藥,這麼多年,女孩也知道養父會在什麼情況下心髒病發。一次回家時,女孩看準了哥哥外出的時間,故意誘發養父心髒病,並且在他麵前把藥拿開,在他奄奄一息時告訴他女孩知道了當年的真相。不巧,哥哥回來時聽到了女孩的話,但對父親已經回天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