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還在緊張的進行中,李信在一旁覺得無所事事,這個事情似乎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簡單,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想法。
李信覺得自己的方案已經名存實亡了,估計最後的版本和她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這種失落的心情隻有自己知道,現在根本就沒有人在乎她的感受。
寧康是最後一個發言的,在這場紛爭中,他需要給大家發表意見的機會,也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他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
“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不管哪個方案總有它的缺陷,不能因為這些就不去做,我個人的意見還是要買,既然多數人覺得要以律所的名義買,作為一個固定資資產投資,我完全讚同。”寧康還是隨大眾,沒有再堅持律師個人投資的方案。
不過有一點寧康還是堅持的,那就是要成為改製後的合夥人,就需要投資,這是一個硬性的條件。
劉樹德無所謂,反正什麼形式都可以接受,無非是出一點錢而已。
現在大部分人的意見是采取在內部融資的方式解決經費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按份額,還是按照均等劃分,這都是一個問題,劉樹德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有必要明確一下。
對於他提出的這個問題,寧康沒有急著表態,凡華覺得不能搞平均主義,他認為還是要量力而行,等總的預算出來,大家再認購,當然以後的收益也是按照比例來享有。
劉巨源讚同凡華的意見,也覺得能者多勞,他們雖然沒有明說,實際上是指向主任寧康,他們都覺得寧康既然作為律所老大,那就要有一個老大的樣子。
寧康知道他們的意思,可他還是沉住氣,沒有急於答複,更沒有著急反駁,他還是靜靜地聽著其他人的意見。
“小李,你聽了這麼久,有什麼意見也可以提,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寧康對李信說道,他這是在故意拖延時間。
李信完全沒有做好發言的準備,因為他們討論的事情似乎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無非是出多少錢的問題。
按照他們的方案,是由合夥人出資,而自己隻是一個實習律師,根本就沒有資格成為合夥人。
可她還是硬著頭皮站了起來,她說道:“各位老師討論問題,關乎律所未來的發展,我覺得大家說得都有道理。”
李信覺得自己沒有必要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反正他們也不會采納,純屬是浪費自己的口舌,說完這話的時候,她想坐下來,沒想到寧康還是沒有放過她。
寧康覺得李信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想讓這個姑娘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在這裏表達出來,也許能夠代表一部分年輕律師的心聲。
既然寧康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李信也鬥膽在各位老師的麵前獻醜,她說道:“各位老師,實際上大家顧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受損,本質上還是對律所的未來沒有信心。”
當她說到這裏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彙集到李信的這裏,雖然這話不好聽,可還是戳中了大夥的心,隻不過這些老律師們不敢直視自己存在的問題罷了。
李信接著說道:“不管任何的投資,都是存在風險,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可是各位老師在這一行這麼多年,對於律師行業的未來應該是心裏有數的,我作為未來的新律師,我始終堅信這是一個值得奮鬥一輩子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