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學堂(1 / 1)

母親休了一年的學,身體也差不多養好了,又到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外婆帶著母親去學校報名,送到了一年級的班主任那裏,交代了母親的情況,請老師多關照。

母親這時的內心既歡喜又緊張,歡喜的是她終於可以邁入學校的校門,重新學習知識,緊張忐忑的是,她隱隱約約感覺身邊的人不時的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導致她不得不將殘疾的左右揣進衣兜裏,冬天還好,貴城的天氣冷,可以戴手套或者把袖子揣到衣服口袋裏,夏天就麻煩了,她不能穿短袖衣服,漫長的夏天她隻能穿外婆給她做的粗布長袖襯衫,為的就是不讓別人看見她殘缺的手。

開學了,學校裏熱鬧非凡,大家領好課本就往綠色的斜挎書包裏放,到了母親領課本的時候,班主任張老師格外關注母親,眼神裏多了一絲憐愛和期待,叮囑著:“春柳同學,這是你的課本,好好學習哦!”“好的,謝謝張老師!”母親回應道,便回到了自己座位。課後,張老師單獨叫母親去了辦公室,詢問母親學習生活中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幫助,並且考慮到母親手不方便,張老師安排母親每天的廣播體操可以不去,在教室裏麵休息、學習就可以了,就這樣,母親小學五年的時光(七十年代小學五年製)裏,母親從來沒有去操場上做廣播體操,她在教室裏坐著,眼睛望著外麵操場上做著廣播體操的同學們,內心滿是羨慕,她甚至在幻想,自己也在班級的隊伍裏,一起做著廣播體操,可是因為肢體不健全,老師考慮到她在同學麵前的尊嚴,沒有讓她去,想到這裏,母親的眼淚總是不自覺的往下流。

在學校學習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親一如既往的上學、放學、回家幫外婆做家務,上山打豬草,夏天的時候,山上的野草都比較多,母親不一會兒就能打到一籮筐,壓得滿滿實實的,有時候一天還可以打兩三趟,天氣冷的時候就是母親比較崩潰的時候,野生的豬草比較少,很久都不能打到半背簍,這天星期天,母親吃完中午飯,又照常上山打豬草,剛下完雪,山上的草都凍死了,光禿禿的全是土堆和石頭,母親用鐮刀割了半天,也沒割到幾把,想著家裏的豬食兒吃,這下心裏可急壞了,正在這時,母親看到不遠處農民的地裏有凍上霜的大白菜,心裏一個念頭就湧上來了,要不把這些大白菜的菜葉撇回去給豬吃,想到這裏母親就顧不得手上的凍瘡,直接撇下菜葉,抱著就往背簍裏麵裝,母親不敢多撇,知道這時農民辛苦種的,囤著冬天的,就隻薅了外麵那幾片老的凍傷的菜葉,不一會就有一大背簍了,母親高興的,心裏想:今天的豬寶貝們又能飽餐一頓了,想到這裏嘴裏不住的發出咯咯的笑聲,看著整片菜地,剩下的是白的發亮的大白菜包了,格外耀眼,母親背著背簍正準備回家時,發現農田的主人正拿著鋤頭邊走邊吼著罵罵咧咧的過來:“誰家的倒黴孩子,把我家的大白菜全部掰了,這些白菜都是拿來過冬的。”母親看著不對勁,趕緊背著背簍跑,一直跑一直跑,直到聽不到農家的吼罵聲才停下來,這時候才發現已經離外婆家不遠了,母親找了個地勢低的田埂坐下來,好好的休息了一下,檢查了一下背簍裏的大白菜葉子,發現在剛才跑的時候掉了不少,心裏陣陣的難受。

休息了一會兒,媽媽背上背簍,繼續往家裏趕,回到家,外公外婆在家忙著家裏的家務,看到母親回來,接過母親的背簍發現裏麵隻有一點草,全是大白菜葉子,外公嚴肅的問母親,這個菜葉子哪來的,是不是去撇農民的大白菜了,說到這裏,母親剛開始怕被外公打還不敢承認,終於外公生氣的讓母親跪下的時候,母親才嚇得承認的,是去偷了農民的大白菜,這下把外公惹著急了,拿起雞毛撣子就要打母親,虧得外婆在旁邊勸阻,才免了一頓痛打。確實,那個年代條件都不好,外公外婆有單位有工資,每個月的糧票布票肉票都是限量的,養育母親他們幾個姊妹都尚且這麼艱難,更何況,就靠那一畝三分地謀生的農民,母親這麼一出,足以讓這農民的一家人生活很難過,這些留在地裏的大白菜,本來就是靠外麵的大塊葉子保暖才能保護裏麵的新鮮的菜葉,母親這麼一掰,多有所有的菜都全壞了。外公是文化人,那個年代讀了書,又出去當兵,在教育孩子方麵是非常重視的,外公將所有的道理都跟母親講了一遍,並且把所有的姨媽全部叫到跟前,連同母親一起教育了一遍,隨後便拿出單位剛發下來的肉票,第二天就到供銷社割了五斤豬肉和買了一些白糖,帶著媽媽去這位農民的家裏道歉,不過也意味著外公外婆和母親她們幾姊妹一個月都沒有肉吃。

外公在旁邊的地裏問了正在務農的農人,找到了這家菜地的主人,去到這家主人的家裏,母親才發現她的做法真的錯了,家裏的老太太生病躺在床上,唯一的獨子腿腳也不方便,家裏所有的開銷都是靠獨子種地來養活,那天沒有追上母親,也是因為這家主人腿腳不便,外公說明了來意,帶了母親道了歉,並且送上了帶了的肉和糖,主人家本來很生氣,後麵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實在拗不過外公,便也收下了,回家的路上,母親的內心波瀾起伏,為什麼是個世上有這麼多的苦難,有這麼多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