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離家方知世間難(2 / 2)

“最後,為師授汝最後一課。”說完,商容緩緩張開了他的嘴巴,問道:“聃兒看到了什麼?”

李耳答道:“牙齒和舌頭。”

商容問道:“為師的牙還在否?”

李耳見商容牙齒稀稀疏疏,隻剩下幾顆,便搖了搖頭,道:“不在矣”。

商容再問:“那麼為師的舌頭還在否?”

李耳道:“那自然還在。”

商容微笑著點了點頭道:“汝悟出了什麼?”

李耳想了想:“師傅的牙齒是堅硬的,而舌頭是軟的……”

立即,他明白了過來。

“師傅是要教聃兒守柔!”李耳繼續道:“牙齒是堅硬的,世間凡堅硬的事物皆易碎。但舌頭卻是柔軟的,而柔軟的事物卻能長存!”

商容欣慰的看著李耳,誇讚道:“真是孺子可教也。”

接著,商容又叮囑道:“所以聃兒一定要記住,柔弱能勝剛強,待人接物皆要守柔,不可莽撞。若能一心守柔,則萬事可安矣。”

“聃兒記住了,謝謝師傅的教誨。聃兒絕不會辜負師傅的教誨。”李耳抱拳對商容承諾道。

“師傅真的不隨聃兒一起入周嗎?”李耳問道。

商容擺了擺手道:“為師打算在聃兒離開後,找個時間到天下各地遊覽一番,就不入周了。”

李耳點了點頭,關於這件事,他三日前也問過商容了,當時商容隻是說暫時不想回周了,之後的事情再做打算。如今,商容決定要雲遊天下,李耳自然也尊重他的決定。

“那麼,師傅,娘親,青桓叔,燕婷姨,千萬保重,聃兒去了。日後有時間,一定會回來看大家的!”李耳向眾人行了個禮,便扭頭跟著周言等人乘著馬車離去了。

眾人看著李耳的離去,忽然感到莫名的孤寂,心裏說不出的難受。那個瘦小的身影,就這樣漸漸的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裏,最後隻留下了空無與寂寥。

二日後,陳國境內

李耳和周言等人乘著馬車已經出了曲仁裏,來都一個小縣城裏,李耳朝馬車外看去,隻見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難民,端著碗在路上行乞。

他們衣衫襤褸,頭發亂蓬蓬,神情恍惚,目光呆滯地望著路上的行人,祈求有好心人給他們施舍點糧食或錢財,可是沒有人理會他們。更有甚者,一些貴族人士還派仆人毆打他們,真是一片淒涼之地。

李耳氣的直咬牙,恨不得衝出去跟那些貴族人士理論。

他不解的問周言:“此處為何如此多人行乞?”

周言答道:“何止是此處,天下莫不如此。”

李耳詫異不已,又問:“何以至此?”

周言解釋道:“李耳公子自小身處鄉村僻壤之地,有所不知也不為奇。當今天下,戰亂不休,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為奪取中原霸權,長年爭戰不休。周邊小國成了這兩國壯大勢力的魚腩,故一旦周邊小國發生戰亂,便會有大量庶民流離失所,淪為乞丐。”

李耳長長歎了口氣,表示無奈。以前屈於和商容也給他講過當今天下的局勢,他也明白各諸侯國之間總是你征我伐,戰亂不休。但是,直到親眼所見那些受戰亂影響的百姓,他才明白百姓的苦楚和不易。

馬車又行過十裏,李耳探頭往外看去,隻見路上有一群戴著手銬腳銬,穿著破爛之人經過,他們頭垂得低低的,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猶如行屍走肉一般。身邊有侍衛在大聲嗬斥,讓他們走快點,時不時還用手中的鞭子抽打著他們,痛得他們倒在了地上又立即爬了起來,生怕再挨第二下鞭子。

李耳怒不可遏,恨不得想跳下馬車找那些侍衛理論。

他立即不解的問周言:“那些被驅趕著的是什麼人?”

周言回答道:“都是貴族家的奴隸。”

李耳又問:“何以會有奴隸?”

周言又答:“都是些因戰爭流離失所之人,犯罪之人,或被賣身之人。他們將自己的人權賣給了貴族,為的隻是一餐溫飽,沒有人身自由,貴族擁有指揮他們做任何事的權利。”

李耳大受震撼,天下真是混亂,他在心中感慨。自己在曲仁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沒感受到世間百姓之苦,今日一見,如夢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