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莞爾一笑,對姬晉說道:“殿下,你給穀神醫解釋一下吧。”
姬晉點了點頭,解釋道:“道,看不見,摸不著,無法用言語形容。能用言語形容出來的道已經不是道了。道的玄妙之處就在於不可說,正是因為不可說,道才是自由的。”
穀聖子聽了一頭霧水,“殿下所說的話,老夫一句也聽不懂。老夫實在難以明白,為什麼道不能說?”
姬晉接著解釋:“確切的說,道有兩麵。一麵為實,一麵為虛。一麵為無,一麵為有。一麵為靜,一麵為動。一麵為陰,一麵為陽。一麵為柔,一麵為剛。一麵為息,一麵為燥。一麵為生,一麵為滅。一麵為內,一麵為外。一麵為無為,一麵為有為。一麵為無名,一麵為有名。一麵為無欲,一麵為有欲。即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我們看到的道是呈現出“有”那一麵的道,其實道還有另一麵,那就是“無”的那一麵。“無”靜到極致生出“有”,“有”動到極致又回歸到“無”。這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無”和“有”就是這樣相互轉換,循環往複,因此生生不息。其實“無”的那一麵才是真實的,“有”的那一麵是虛幻的。“無”和“有”的關係就猶如水和倒影的關係,水是真實的,倒影是虛幻的。而我們往往隻看到“有”而忽略了“無”,所以導致自己受苦。而我們常說的道是指道“無”的那一麵,因為那一麵不會生滅,永恒不易,隻有專注於那一麵,我們才不會患得患失,才能活得平安自由。”
穀聖子大為震驚,“這麼說來,天地萬物都屬於“有”的層麵,它們都是不真實的?”
姬晉點了點頭,“是的,“有”是通過意識創造出來的,它一點都不真實。”
“意識如何能造物?”穀聖子不解。
姬晉回答道:“意識確實能造物,我們晚上的夢境就是由意識造出來的,隻是我們不自知罷了。”
穀聖子又是一驚,感慨道:“這說法真是顛覆了老夫的認知啊!”
姬晉道:“我們人的認知幾乎都停留在“有”的層麵,對真實的“無”之層麵卻知之甚少。我們若不弄清楚“無”之層麵,我們是不會獲得真正的平安和自由的。”
穀聖子問,““有”之層麵真的是不真實的嗎?”
姬晉回答道:“是的,“有”之層麵一直處在生滅無常的變化之中,所以才說祂是不真實的。而“無”之層麵不管“有”之層麵如何變化,祂都完全不受影響,能永遠存在。”
“所以,我們隻需要專注於“無”,我們便不會受苦了?”穀聖子問。
姬晉點頭,“是的,“無”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祂是真實的存在。在天地尚未出現以前,“無”就已經存在了。可以說,祂是萬物的源頭。祂不生不滅,永不改變。我們隻有與之認同,才能離苦得樂,超脫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