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道可破解諸難題(1 / 2)

李耳點了點頭,道:“隻要是真正成道的聖人,都可以在清醒,做夢,沉睡中保持覺知,不會被潛在意識帶著跑。正因如此,聖人死後也不會被潛在意識帶著跑。”

“哇!”

眾人皆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劉真又問:“為什麼潛在意識具有控製我們的力量?”

李耳回答:“因為我們相信它。隻要我們還相信自己是個人,那麼我們必然受製於潛在意識。隻有將“我”給舍棄掉,也就是達到無我境界,我們才能擺脫潛在意識的控製。”

劉真點了點頭,“看來想要擺脫潛在意識的控製真的很不容易。”

李耳認同道:“確實很不容易,很多人窮盡一生都達不到無我境界,畢竟人的頭腦實在是太強大了。”

劉真問:“先生,要怎樣才能達到無我境界?”

李耳回答:“隻要做到我說的無為,無欲,無分別,時間久了就很容易達到無我境界了。難就難在我們無法堅持下去,畢竟這需要非常強大的決心和毅力才能做得到。”

劉真恍然大悟,“弟子明白了!弟子一定會好好努力的!”

李耳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劉真公子聞道後能夠做到勤而行之,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劉真笑了笑,感激道:“謝謝先生!”

李耳接著道:“好了,大家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隻見眾人皆搖了搖頭。

看到眾人沒有要問的問題了,李耳便接著授課。

李耳教導道:“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搏之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李耳道:“這段話主要是對道的直接描述。隻要弄明白這段話的意思,就明白道為什麼不可道了。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這段話的意思吧!”

李耳開始解釋:“看祂又看不見,這叫做無形。聽祂又聽不到,這叫做無聲。摸祂又摸不著,這叫做無體。這三種特性無法進一步考察,它們混為一體。祂的上麵顯不出明亮,祂的下麵也顯不出陰暗。祂無頭無尾不可捕捉,無法說清祂到底是什麼,隻能說祂是超越一切物質的存在。這可以把祂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體的形象,可以說,祂是迷離恍惚的。麵對著祂看不到祂的前頭,尾隨著祂看不見祂的後麵。遵循已經存在的道而行,便可以駕馭當前的一切,能知始末,這就是道的規律。”

劉真問:“先生,道真的看不見摸不著嗎?”

李耳點了點頭,“是的,我方才說的這段話正是道不可道的原因。道不在我們的意識範疇內,我們是不可能通過意識去認識到祂的。凡是能用意識捕捉到的事物,必然都是無常之物,這些無常之物就像水中之月一般,並非真實的存在。所以,我們應該為道無法被意識捕捉而感到慶幸,因為這就證明我們不會受到意識生滅的影響,我們都是不生不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