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平衡乃是天之道(2 / 2)

“那麼問題來了,自然之道為什麼是平衡之道?不平衡不行嗎?”

“那我就老老實實地告訴大家吧!”

“不行。”

“為什麼?”

“因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啊!”

“正所謂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與陽必須處在一個平衡狀態中萬物才能生生不息。”

“我之前也說過了,隻有“有”沒有“無”不行,隻有“無”沒有“有”也不行。“有”和“無”同時存在才算一個完整的整體。”

“陰與陽也一樣,這個世間隻有男人沒有女人不行,隻有女人沒有男人也不行,必須男人女人同時存在,生命才能不斷地繁衍下去。”

“所以,我們不能排斥“有”,也不能排斥“無”。不能排斥陰,也不能排斥陽,存在即合理,接納萬物的存在才是天之道。”

“世間萬物對立而又能統一,它們一點都不矛盾。矛盾的是,我們人心不願意接納對立,不願意包容對立,那才是矛盾的根源。”

“上天從來沒有說男人更好或者說女人更好,可是我們作為人卻會說。”

“上天從來沒有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可是我們卻將善惡區分了出來。”

“上天從來沒有說誰更高貴誰更低賤,可我們卻總是喜歡區分高低貴賤。”

“所以,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其實是我們人類人為破壞的,若是我們願意效法自然,遵道而行,天地間哪裏有那麼多的紛擾之事。”

“我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說明我們人要處在一個動靜平衡中才能生存下去。若是我們隻是勞作而不休息,我們必然會累垮。若是我們隻休息而不勞作,我們必然會餓死。生命就是在一動一靜的平衡中才能生生不息的。所以,我們不能偏動也不能偏靜,動靜結合方為妙。”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自然規律,那就是平衡之道。生命必須遵守平衡之道才能生存下去,若是違反了平衡之道必然會遭受滅亡。”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減少多餘的補給給不足的,可是人卻要逆天而行,非要減少不足的去供給給多餘的。所以,這個世間窮的人會越來越窮,富的人會越來越富。正是因為人之道在破壞自然的平衡,才導致世間有那麼多矛盾和衝突的。”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百姓之所以會受餓,是因為統治者征收太多的苛捐雜稅,所以才會受餓。百姓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統治者肆意妄為所以難治。百姓之所以不害怕死亡,是因為統治者生活過於奢華,才會冒死一爭。隻有不追求物質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