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自然之道不約束(1 / 2)

孔丘有些驚訝,“老子先生的意思是說,丘主張的仁和禮就如鯀用壅堵的方法治水,最後非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帶來更惡劣的影響?”

李耳道:“人要的是自由,若是一味地去控製人心,人就會喪失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自由。所以,我們不能過分地控製人的行為。若是我們過分地控製人的行為,就如同用壅堵的方法治水,一旦河堤頂不住水的壓力,就會導致河堤被洪水衝破,就會給自己以及百姓帶來災難。人都是熱愛自由的動物,就像魚熱愛水,鳥兒熱愛天空,若是我們一味地去控製人的行為,人就會像失去水的魚,就會像關在籠子裏的鳥,會變得毫無生機,會變得鬱鬱寡歡。而人一旦處在這種鬱鬱寡歡的狀態久了,必然無法忍受以至於做出出格的行為,這樣一來,天下就會大亂。”

“這……”聽了李耳的話,孔丘徹底啞口無言了。他覺得李耳說的很正確,但他依然有不明白的地方,隻見他問道:“先生,人的秉性不一,有的人天生喜歡鬧事,若是不通過嚴格的禮法加以控製,那些喜歡鬧事的人到處鬧事怎麼辦?”

李耳回答道:“夫子認為那些喜歡鬧事的人會聽你的?你越是去控製他們,他們反而鬧得更厲害。”

孔丘難以理解,“在嚴格的禮法麵前,他們豈敢如此猖狂?”

李耳反問:“周禮推行了五百年,如今不一樣禮崩樂壞?試問當今天下有多少個諸侯願意守禮?有多少個諸侯把天子放在眼裏?”

孔丘被問得啞口無言,他沉思了一會,說道:“若是人人都願意遵循周禮行事,天下又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丘始終認為周禮有恢複的必要,人的行為必須要加以控製才能治理好國家。”

李耳問道:“請問夫子認為的禮樂是什麼?”

孔丘回答:“禮為序,樂為和;禮為剛,樂為柔,兩者剛柔並濟恰到好處。隻有人人都守禮,天下才有秩序,天下有秩序了才會太平。由於禮過於剛硬,便需要樂的柔和來緩解人的情緒,陶冶人的情操,人若能在音樂和舞蹈中感受快樂,自然就願意遵守周禮。禮和樂各有所長,能夠相互彌補不足,從而達到剛柔並濟的效果,所以丘認為恢複周禮是一件非常必要且不可或缺的事情。”

李耳道:“夫子說得非常好!我曾經也探索過禮樂這條道路,也想通過恢複周禮讓國家變得繁榮昌盛,可是沒多久我便發現這是一條行不通的道路。”

孔丘問道:“為什麼行不通?”

李耳回答道:“因為這不符合自然之道。”

孔丘又問:“什麼是自然之道?”

李耳回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去觀察自然,自然就會明白自然之道是什麼了。”

“自然?”孔丘想了想,說道:“自然沒有人力在幹預,卻能夠運作得很完美,先生是指這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