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點了點頭,“夫子果然聰慧。沒錯,自然沒有人力幹預,卻能運作得很完美。我們人也一樣,若是我們不過多地去約束人的行為,人反而能夠活得更自由,更快樂。”
孔丘不解,“可是人心如此複雜,若是不加以控製,豈不天下大亂?”
李耳搖頭道:“人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人使用心智過多。若是我們能夠做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不去區分事物的善惡美醜,高低貴賤,不去宣傳仁義,保持一顆清靜無為之心,我們就能回歸到自然淳樸的道之本性。人心一旦歸於道,就會變得簡單,儉樸,謙卑,自然,與世無爭,這樣一來不就天下太平了嗎?又何需製定那麼多的規章製度去約束人的行為?就像禹用疏導的方式治水,讓水自然地流走才是正確的做法。若是用壅堵的方法,我們最後隻會被洪水淹沒。人需要自由,人隻有感受到自由人才能活得逍遙自在。周禮剝奪了人的自由,使人有了高低貴賤之分,這都是不合乎自然的做法,不合乎自然就會遭到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如今禮崩樂壞的大周。”
孔丘怔住了,他覺得李耳講得很有道理,可這樣一來,自己倡導的仁和禮不就廢了嗎?隻見孔丘問道:“先生,人都是爭強好勝的動物,人怎麼可能會做到無為?若是人不願意無為,不就應該通過禮去約束他們的行為嗎?”
李耳問道:“人為什麼爭強好勝?”
孔丘回答:“因為人欲求不滿,總想得到更好的東西,因為人喜歡攀比,總想比別人更優秀。”
李耳點了點頭,道:“那就對了!周禮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使人產生了分別,使人有了高低貴賤之分。這樣一來,低賤的人就會不服高貴的人,高貴的人也不服比他更高貴的人。如今很多國家都是諸侯受製於卿大夫,卿大夫又受製於家臣。就連周天子也受製於各路諸侯,你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完全不合乎周禮。”
孔丘道:“就是因為這些人不守周禮才導致禮崩樂壞的。”
李耳搖了搖頭,“周禮劃分出等級製度才是問題的根源。人之所以好爭好鬥是因為人去抬高貴重物品的價值,人總是認為自己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自己就會比別人更高貴,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這樣一來,人就會去要爭那些貴重物品。我說的貴重物品包括權利,霸權,土地,地位,這些“貴重物品”會不斷地驅使人去爭鬥。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諸侯想要稱霸中原的原因。周禮分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個等級,等級越高獲得的利益越多,這樣就會驅使人去爭權奪利。做庶民的想要成為士,士想要成為大夫,大夫想要成為上卿,上卿想要成為諸侯,諸侯想要成為中原霸主,他們各懷鬼胎,爭鬥不休。這樣一來,天下又怎麼可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