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依德而行守平衡(1 / 2)

“先生說得太好了!”孔丘問道:“先生,當我們沒有喜怒哀樂的時候,是不是就等於處在道中了?”

李耳回答道:“一般來說是的,真正處在道中的人,往往是沒有喜怒哀樂的。如果我們有喜怒哀樂出現,就證明我們失“中”了,這時候我們隻需要用“德”去將“中”給“和”回來即可,這叫做中和。”

“中和?”孔丘緩緩道:“也就是說,道本來是處在平衡之中的,這叫做“中”。當我們出現喜怒哀樂的時候,證明我們失“中”了,也就是偏離道了。喜樂說明我們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才會喜樂。而哀怒說明我們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才哀怒。無論是喜樂還是哀怒都已經證明我們偏離道了,因為我們若是處於道中,我們不可能會喜樂,也不可能會哀怒,我們隻可能是平靜的。而當我們發現自己失“中”時,隻需要用“德”去將失去的“中”給“和”回來即可,是這樣嗎先生?”

李耳點了點頭,“是的,“中”就是我們的道之本性。我們若是一直處在道中,我們是不會因為獲得某物而感到喜樂,也不會因為失去某物而哀怒的。若是我們出現喜怒哀樂,就證明我們失“中”了。失“中”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德”,也就是做到清靜無為,柔弱謙卑,不爭不搶,順應自然。這樣就能回歸到道中來,也就達到了中和的效果。”

孔丘微笑道:“謝謝先生,丘明白了!經過先生的耐心解答後,丘總算明白了平衡之道的重要性。人若是明白了平衡之道,人生也算是活得明明白白了。平衡之道真的很微妙,語言文字往往無法將其說清,很容易引起誤解。所以,真正懂得平衡之道的人可以稱之為聖人。平衡之道對我們的生活以及為人處事都很重要,隻有堅守在平衡之道上,我們才不至於惹禍上身。”

李耳微微一笑,道:“看來夫子是真的明白了!是的,平衡之道真的很重要,我之所以不耐其煩地跟人說平衡之道,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平衡的重要性。道真的就是平衡。隻要世人懂得平衡之道以及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並且嚴格遵循平衡之道做事,那人生可以說無憂矣!”

孔丘道:“先生說的“德”是堅守在平衡之道上的最好方法,對嗎?”

李耳點了點頭,道:“是的,真正願意按我說的“德”去做的人,一生都不可能偏離道。道和德是分不開的,有道之人一定有德,有德之人一定有道。所以我才不厭其煩地跟世人講道和德,隻有明白了道和德,人生才不會有煩惱。若是不明白道和德,人就會妄為,妄為就很容易遭遇凶事。”

孔丘明白了過來,“也就是說,隻要明白了先生所說的平衡之道以及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並且嚴格按照“德”去約束自己的行為,使自己時時刻刻都不偏離道,這樣就可以說是得“道”了。”

李耳道:“是的,我們要記住一點,我們一直都處在道中,我們從來沒有與道分離,隻有偏離道的人才有修道的必要。道不是什麼深不可測,高不可攀的東西,道就是我們本身,天地萬物都是道,沒有任何一物能夠離開道。世人因為管不住自己的欲望,才導致自己偏離道的。道本身是自自然然的,祂永遠處於平衡之中。可是人心卻不自然,人心過於貪婪,喜歡分別善惡美醜,高低貴賤,是人心打破了自然的和諧與平衡,才使得世間變得如此混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