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臘月二十六,此時的盛京似乎感受到了風雨欲來的意味,街上冷清了不少。
此時還在懷疑不定的齊越帝,卻收到了北地姍姍來遲的戰報:大軍疾行五日到達雁北關,鍾老將軍在剛到雁北關卻因突發惡疾而死,副將宋長宇暫代主將一直卻遭遇敵人埋伏,雁北關失守,現在蠻夷大軍一路南下,
大軍已經逼近青州城,西北永州拒不支援,主動投敵,西北多縣城已經淪陷。
青州是位於盛京正北方的一座大州府,青州一破,盛京自然是蠻夷的首選目標。
齊越帝端坐在龍椅上,一時沒有回過神來。昨天小四上報時候,他還覺得是危言聳聽,這才派鄭方往西北探查,這會估計才沒出盛京多遠都已經折返了。
“鍾老將軍走之前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麼就突發惡疾了?宋長宇呢?不是從小熟讀兵書?為何朕的二十萬大軍才集結出發半月不到,就連丟三城?”
齊越帝坐在上首看著底下跪趴在地的大臣,憤怒發問。
“蕭尚書,你說,你當初推薦的宋長宇少年英才?就是這麼忽悠朕的?”齊越帝憤怒的聲音回蕩在大殿,險些一口氣喘不上來,福安連忙拿起一杯參茶湊過去,卻被齊越帝一把拍開。
蕭尚書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當時誰知道鍾老將軍到邊關就死了,總想著蠻夷區區十萬大軍,有鍾老將軍坐鎮,自然不在話下,混個軍功那不是手到擒來。
“聖上息怒,當務之急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等解決了當前困境,臣下自然以死謝罪!”
“解決?怎麼解決?大軍就要南下,還有誰能領兵坐鎮?”
梁安思沉良久,終是站出來道:“聖上息怒,當下情況緊急,應即時組織南撤,同時召集鎮山王,南安王派大軍前來救駕抗擊蠻夷,方能化解當前危機。”
鎮山王,南安王乃齊越帝的兩個王叔,當年先帝在時與兩個王爺感情甚篤,甚至還有意將皇位傳給鎮山王,但是為保社稷安康,鎮山王終是拒絕了,想要當一方王爺,帶兵鎮守西方邊境,南安王自然鎮守南方,與盛京可謂天南地北。 齊越帝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即使逢年過節也很少與兩位皇叔通信。
現在要向兩位皇叔求援,可謂是將臉麵放在地上踩了。
“難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嗎?你們這群廢物,就沒人能帶兵出征嗎?”
眾人一時緘默。
氣的齊越帝又是摔了桌上的茶盞。
“難道朕要做開國到現在第一個被打的逃跑的皇帝?這讓我如何麵對列祖列宗?”
即使內心如何糾結,最後再眾大臣的勸說下齊越帝終究是下了出兵詔書,並開始吩咐撤退事宜,所有人都在忙碌奔波,不少盛京百姓聽到大軍即將攻打過來,也慌慌忙開始出逃,但有不少人還是抱有僥幸心理,有些老人覺得不像臨死了還背井離鄉,選擇留下來。
丞相府這邊,不少物資糧草還有貴重物品,已經早就出發到半路了,這時知道的不少人才開始回過神來。
朝廷已經開始大張旗鼓開始準備先撤到豫州,丞相府自然也不遮遮掩掩,按照計劃開始出發。
底下部曲,聘用的長工短,都一一集合起來通知朝廷南撤的事,隻不過朝廷打算去往豫州佑京,梁遠清眾人打算去往老家梁縣,位於大齊東邊靠近東海的一座縣城。
如此一來,不少下人自然不想跑到那麼遠的梁縣,選擇就近投靠親戚,梁遠清這邊一一給足路費讓人回家。還有的流民或者沒有可以投靠的親戚朋友,自然選擇跟梁遠清眾人一起走,畢竟主家說了,到了梁縣就漲月錢,每人十兩銀子安家費。林林總總加上原本的家丁部曲,也有千數餘人。
若是青州能守住,自然還能繼續回來,也有不少府裏老人請求留下來看家,畢竟年紀大了半路上更難捱,梁遠清這邊一一安排,若是有敵來襲,就躲到山上莊子。
梁安五百部曲一分為二,讓一半護送家裏人往老家走,自己一國丞相,肯定是聖上在哪丞相在哪。盡管梁遠清與鄒氏再三表示拒絕,梁安還是堅持分一半人,畢竟家裏新招的部曲才訓練短短幾日,根本沒有章法,自己怎能放心的下。若是一起跟著去佑京,難免目標太大容易不好處置,到時候全家擠去佑京日子肯定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