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辛函原本想給柳青源發一些工錢,這樣柳青源相當於長期給他打工,就不用總顧及家裏的小小收成了。
奈何柳青源很執拗,說什麼也不肯收。
還是蘇婉茹把顏辛函拉到一邊,跟她說:“青源不想收錢,就別硬給了。他是有自尊心的,覺得收你的工錢是在占便宜。”
“反倒自己家養的雞種的菜,他覺得是自食其力,更容易獲得價值感。”
顏辛函不得不驚歎於蘇婉茹的共情能力,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
所以就由著柳青源去了,她也不想讓自己的善意成為別人的負擔。
馬車行駛的路上,顏辛函母女實在太累了,就閉目養神。
柳珊珊就在哥哥耳邊,說著悄悄話,不停在做哥哥的思想工作。
核心內容就是顏姐姐離不了他們,哥哥不能為了幾隻雞就耽誤粥鋪的生意。
“萬一明天我們不在,顏姐姐家的飯鋪,人少了怎麼辦?搞不好要少掙好幾百個銅板。”柳珊珊操心的小臉皺著眉頭。
終於在到達山腳村的時刻,柳青源被說動了。
“我回家幹兩個時辰的活,之後再跟著你們的馬車回鎮上。”
“哥哥最好了!”柳珊珊高興的很。
顏辛函也挺開心的,雖然她覺得以粥鋪今天的火爆程度,少了柳青源他們宣傳也不至於冷清。
但多一個人總會多一份助力,今天中午來喝粥的有不少是柳青源他們帶來的。
柳青源的別扭隻是一個小插曲。
到達山腳村之後,顏辛函把顏富留在村口,協助村長收野菜。
村長感覺如夢如幻,之前似乎還是被他崇拜景仰的富商,此刻卻和他配合著,一起幹活。
他有一種神奇的錯覺,那就是自從顏辛函找回父母之後,這個堂叔的地位就直線下降。
仿佛從神秘富商淪為了車夫、夥計。
山腳村的其他村民倒是不像村長想的這麼多,感覺這麼敏銳。
有錢掙他們就開心,收野菜的是老板還是夥計,哪輪得到他們關心。
所以一個個歡天喜地的背著一大籮筐野菜,有序排隊。
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顏富,顏辛函母女二人便去到柳青源家對麵的那片地上找顏永江了。
蘇婉茹十分想念自家丈夫,雖然每天晚上打電話,但她還是有點擔心,自己相公會吃不好、睡不好。
顏辛函來當電燈泡的主要原因是,收野菜太累,她想擺爛。次要原因是,想看看自己家的地,以及房子的進展。
“烏呼!”
然而房子並沒有什麼進展。
三天而已,三十個壯勞力熱火朝天地,隻蓋了兩麵長長的牆。
不過透過牆的長度,足以見得自家未來的宅院有多大。
“這一大片空地都是我們家的啊。”顏辛函忍不住感慨。
他們站的位置,距離眾人熱火朝天幹活的位置有上百米。
他爹說從這裏刀山腳下都是他們家的地,這也。。。。太大了吧,一眼望不到邊。
村長孟達山在測量的時候非常給力的多給了他們七八畝,將近三十畝什麼概念?
通常,學校裏邊長100米,周長400米的操場大小是15畝,顏辛函他們家的地,快有兩個大型操場了。
若是邊長50米,周長200米的那種操場,一個不過三四畝,顏辛函他們家的地頂7個。
就在顏辛函為自己家的地感到歎為觀止,流口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