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武器資料(二)(2 / 3)

炮管長:2090.0mm(L20)

重量:1750kg

配用彈種:榴彈,縱火彈,化學彈

火炮俯仰角:-5to+43.0度

彈丸重量:15.76kg

彈丸初速:454m/sec

最大射程:10800m

壓製射擊用途,射程較遠,重量輕,很受日軍步兵部隊歡迎,該炮為日軍旅團以上級別精銳作戰部隊所轄炮兵部隊的壓製火炮,此種火炮還有自走型稱做1式105mm自走野炮,戰爭後期也充當反坦克火炮使用,用於射擊美軍M4中型坦克。(謝饅頭不論實在太平洋戰爭,還是在歐洲西線,都很不受軸心國待見哈!!!)

95式75mm野炮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徑:75mm

炮管長:2325.0mm(L31)

重量:1108kg

配用彈種:榴彈,縱火彈,化學彈

火炮俯仰角:-8to+43.0度

彈丸重量:6.56kg

彈丸初速:520m/sec

最大射程:10700m

壓製射擊用途,射程較遠,重量輕,身管壽命長,很受日軍步兵部隊野炮兵歡迎,主要裝備日軍步兵旅團以上單位野戰部隊的野炮兵部隊,原本日軍準備將此炮做為3式中戰車主炮,也因遭到步兵部隊的強烈抗議而改用了90式野炮,原因是步兵部隊害怕會因此影響到95式75mm野炮在步兵部隊的裝備數量,不過因90式75mm野炮的反坦克能力更強,所以結局反是皆大歡喜

96式150mm野炮

服役年代:1937—1945

口徑:149.1mm

炮管長:3523.0mm(L23.6)

重量:4140kg

配用彈種:榴彈,縱火彈,化學彈

火炮俯仰角:-5to+65.0度

彈丸重量:31.3Kg

彈丸初速:540m/sec

最大射程:11900m

壓製射擊用途,日軍精銳師團或旅團所屬炮兵部隊與精銳野戰重炮兵旅團的野戰榴彈炮,也是戰爭期間日本陸軍產量最大的新型150mm口徑榴彈炮,這種火炮精度極高,射程又遠,被日軍稱做最完美的150mm口徑榴彈炮,不過此炮因成本問題在1943年被迫基本停產,大多數96式150mm野戰榴彈炮是在1936-1941年完成

大正14年式105mm加農炮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徑:105mm

炮管長:3590.0mm(L34.1)

重量:3115kg

配用彈種:榴彈,縱火彈,化學彈

火炮俯仰角:-5to+43.0度

彈丸重量:15.76Kg

彈丸初速:640m/sec

最大射程:15300m

壓製射擊用途,日軍野戰重炮兵旅團,精銳旅團與野戰師團以及野戰重炮兵旅團所屬炮兵部隊的遠射程野戰加農炮

89式150mm野戰加農炮

服役年代:1929—1945

口徑:149.1mm

炮管長:5963.0mm(L40)

重量:10422kg

配用彈種:榴彈,縱火彈,化學彈

火炮俯仰角:-5to+43.0度

彈丸重量:40.2Kg

彈丸初速:734m/sec

最大射程:18100m

壓製射擊用途,裝備日軍精銳步兵師團所屬炮兵部隊,野戰重炮兵旅團,重炮兵聯隊,獨立重炮兵部隊的遠程野戰加農炮,這種炮射程遠,而且彈丸威力比日軍的150mm野戰榴彈炮的彈丸更大,這種火炮在918事變後開始廣泛用於中國戰場,發揮了巨大毀傷作用,不過在太平洋戰場,由於美軍采取了避實就虛的蛙跳戰術,很少有機會遭遇到這種火炮的威脅,1945年衝繩戰役,日軍8門89式150mm野戰加農炮參加了戰鬥,並取得了巨大殺傷效果,美軍巴納克中將也是被這種火炮擊中身亡

92式105mm野戰加農炮

服役年代:1935—1945

口徑:105mm

炮管長:4725.0mm(L45)

重量:3730kg

配用彈種:榴彈,縱火彈,化學彈

火炮俯仰角:-5to+45.0度

彈丸重量:15.76Kg

彈丸初速:765m/sec

最大射程:18200m

壓製射擊用途,野戰重炮兵旅團,精銳旅團與精銳師團所屬炮兵部隊的遠射程野戰加農炮,精度高,射程遠,非常有威力,是當時世界上射程最遠的陸軍4英寸大炮,在不使用次口徑炮彈,火箭炮彈等遠程彈的情況下就有超過18公裏的射程,當時僅次於日本海軍的100mm加農炮,92式105mm加農炮的射程就算是按現在火炮性能來看也是非常遠的,這種火炮威力強大,因此在戰爭末期還被日本緊急研製的120噸重戰車以及多種大威力炮戰車選為主炮,用於打擊盟軍重型坦克

大正11年式37mm平射步兵狙擊炮

服役年代:1922-1945

口徑:37mm

炮管長:1034mm

重量:89.0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殺傷榴彈

炮彈初速:450m/sec

彈丸重量:670g

有效射程:1000m

最大射程:5000m

主要用於攻擊機槍陣地與各種掩體,通常作戰方式是在對方機槍有效射程外直瞄射擊,對堅固掩體攻擊時利用狙擊鏡瞄準射口發射殺傷榴彈,炮彈通過掩體射口直接射入掩體內部,殺傷掩體內人員,對沙袋掩體與土木掩體等不堅固的掩體則發射穿甲爆破彈直接攻擊,穿甲爆破彈穿透掩體後爆炸,必要時也可以發射穿甲爆破彈攻擊裝甲車與輕型坦克。這種炮裝備日軍的精銳部隊中的步兵中隊,1個步兵中隊裝備1-2門這種炮,此炮在中國正麵戰場大量運用,對國軍機槍火力點與各種輕型裝甲武器傷害極大

92式70mm曲射步兵炮

(不認識此炮的可以去屎了。)

服役年代:1932-1945

口徑:70mm

炮管長:790mm

重量:204.0kg

配用彈種:榴彈,鋁熱劑縱火彈,爆破彈,化學彈

炮彈初速:197m/sec

彈丸重量:3.79kg

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2800m

主要用於攻擊戰壕與各種土木機槍掩體,這種炮是日軍步兵大隊的標準裝備,日軍每個步兵大隊均裝備2門

97式20mm自動炮

服役年代:1937—1945

口徑:20mm

炮管長1200mm

全長:2060mm重量:59kg

配用彈種:穿甲燃燒彈,榴彈

彈丸初速:穿甲燃燒彈750m/sec榴彈870m/sec

裝彈數:7發彈匣

實用發射速度:12發/分

對戰車有效射程:1000m

最大射程:5000m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其次是射擊掩體,這種20mm炮威力強勁,發射鎢芯穿甲燃燒彈,在700米距離上可穿透厚度為20mm裝甲,在350米距離上可穿透30mm裝甲,日軍精銳步兵中隊配備有此炮

94式37mm速射炮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徑:37mm

炮管長:1706.5mm

重量:327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穿甲爆破彈670g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700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40mm/500m、30mm/1000m

對戰車射程:1200m

有效射程:2870m

最大射程:5700m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該炮為德國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仿製品,在KWK36型37mm反坦克炮設計階段就簽約購買了資料,1936年全炮製作完成,由於日本不願使用無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彈,日軍堅持選用穿甲爆破彈,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離,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發射被帽穿甲彈低10mm左右。94式37mm速射炮還被日軍95式輕戰車選用,稱做94式戰車炮

1式37mm速射炮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37mm

炮管長:1850.5mm

重量:335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780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60mm/500m

對戰車射程:1300m

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6300m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該炮為94式速射炮的改進型,吸取了偌門坎事件中,日軍94式37mm速射炮,對大傾角裝甲射擊容易跳彈,穿透力不強,不能在遠距離擊穿毛子增裝型BT7坦克的教訓,加長加厚了94式37mm速射炮的炮膛與炮管,使之可以發射彈頭更長,發射藥更多,重量更大的炮彈,最初的改進型稱98式37mm速射炮,進一步改進後稱100式37mm速射炮並用於98式輕戰車,最後進一步修改加強威力並命名為1式37mm速射炮,1式37mm速射炮裝在戰車上就稱做1式戰車炮

1式47mm速射炮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47mm

炮管長:2526.5mm

重量:800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穿甲爆破彈1.5kg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830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75mm/500m、50mm/1200m

對戰車射程:1500m

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6900m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該炮為根據偌門坎事件中繳獲的毛子45mm反坦克炮發展而來,威力更大,並被97改中戰車采用,稱為1式47mm戰車炮,這種速射炮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發揮了巨大威力,不過由於沒有被帽穿甲彈,在戰爭後期對抗美軍後期型M4中型坦克很吃力

96式25mm高射機關炮

(還我“大和號”)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徑:25mm

炮管長度:1500mm(L60)

俯仰角度:-5to+80度

方位射界:360度

彈丸初速:860m/sec

全炮重量:—

裝彈量:15發彈匣

對空射程:7500m

對空射高:5250m

發射速度:220發/分

主要用於野戰防空也可以射擊地麵目標,這種高射機關炮為海軍所開發,陸軍也訂購了一批,但這種機關炮操作人員多,彈匣容量小,裝填速度慢,發射速度不高,彈丸初速也不很高,在98式20mm高射炮研製成功後,陸軍就不再訂購了,但海軍則一直堅持使用,多為三聯裝艦載,不過中間一管發射期間裝彈困難,兩邊2管距離太遠,而裝填手配備不足,難以同時裝填,實際在第1次齊射後,就隻相當單裝的發射火力,這種高射機關炮實際並不大合適防空,而是合適射擊地麵目標,但由於日本海軍與陸軍矛盾很深,優越感很深的海軍堅決不使用性能好的多,但卻是陸軍獨立開發的20mm高射機關炮,一直堅持25mm高射機關炮,所以日軍艦艇近程防空火力很差,難以抵擋空襲,戰後被人稱做缺乏太平洋戰場基本生存能力的艦艇,在戰爭中大量被飛機擊沉。

戰爭期間日本海軍艦艇裝備的高射機關炮都是不適合防空作戰的機關炮,因此敵機一旦突破遠程防空,日軍艦艇的防空火力基本就無能為力了,即使裝有成百門高射機關炮的戰列艦,麵對臨空的區區幾架敵機也是束手無策,很難靠近程防空火力擊落敵機,高射機關炮性能不佳又堅持不用陸軍高射機關炮,實際是日本海軍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這型高射機關炮打擊地麵的輕型裝甲目標還是很有威力的。

96式25mm聯裝高射機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