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後世篇(2)(1 / 1)

學校舉辦研學活動的事情早早的就在學生們之間傳開了。

等到正式開始的那一天,學生們一早就興奮起來,搭乘著大巴車到慶端陵附近的停車場時,還在嘰嘰喳喳的聊天討論。

下了車後,按照班級排好隊,一個班級兩個導遊,一前一後帶著學生們往慶端陵裏走。

“歡迎同學們來到慶端陵,我們要檢票進入的這個門叫做宏金門,是慶端陵的入口。眾所周知,慶端陵裏所葬的是古代有名的明君與賢後,建明帝秦淵與孝端皇後賀臨。”

“過了這個門之後,我們腳下就是慶端陵的神道,順著神道往裏走,遠處那個就是建明帝的墓碑,這個墓碑高八米一,是建明帝的兒子成孝帝秦舟山為他立的,成孝帝也是我國曆史上非常優秀的皇帝之一。”

“建明帝之後的兩任君主,都是極其優秀的帝王,也是接連三任優秀君王合力發展,才讓我國在原本科技落後於世界的情況下,國力又重回世界之巔。”

“這個墓碑上足足三千個字,記錄了建明帝的一生,下麵長得像烏龜,馱著這塊墓碑的叫做贔屭(bì xì),是傳說中龍生九子的其中之一,擅長負重。”

“慶端陵一共三條金水河,我們現在正在走過的就是第一條,過了這條河之後,就是一條很長的石像路,一路過去有六種石獸,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和馬,每種神獸路兩邊各一隻,都是公的,這在我國風水學上叫做以陽守陰。”

“順著神道繼續往裏走,我們就來到了翁仲路,如大家所見,這條路兩邊都有四座石像,兩對文官兩對武將,名字都叫做翁仲。

他的原型來自於秦朝時期,秦始皇有一個大將叫做阮翁仲,打仗非常厲害,抗擊匈奴百戰百勝,作戰勇猛,匈奴非常怕他。

翁仲去世之後,秦始皇就命人以他的形象打造了石像放到寢宮外麵,說這樣睡覺覺得非常踏實,後來翁仲守陵就成了規製,在許多陵墓外麵都能看到。”

“慶端陵之所以叫慶端陵,這個端字來自於孝端皇後賀臨,在陵墓即將完工的時候,孝端皇後就去世了,她先葬進了陵宮中,在其去世後一年,建明帝也駕崩了,隨後再次打開了地宮,與孝端皇後合葬了進去。”

“好,大家別到處亂走別掉隊了,我們現在過慶端陵的第二條禦水河,麵前的門叫做文武方門,它才是慶端陵真正的大門,一共是五個門洞,最中間的門隻有皇帝或者欽差大臣可以走,普通官員走兩邊的門,守陵太監走最邊上被樹擋住的小門。”

“走過文武方門,我們就來到了享殿,陵宮內供奉靈位、祭祀亡靈的祭享殿堂就叫做享殿。這裏麵供奉著建明帝和孝端皇後的牌位。”

“這個殿非常之大,橫向十根柱子,也就是麵闊九間,縱向六根,進深是五間,合起來就是九五至尊,每根柱子的粗細足足一米,相當恢弘。”

“大家繼續往裏走,眼前的這道門叫做內紅門,類似於皇帝生前的後宮大門,以前沒有皇帝的特別允許,一般祭陵隻能到享殿為止,不能再繼續往裏走,隻有守陵太監可以走。”

“過了內紅門,我們就來到了三條禦水河的最後一條,走過這裏,眼前那棟恢弘高聳的樓叫做慶樓,這棟樓距今已經有五百多年漫長的曆史,接下來跟著我穿過慶樓,我們就能看到建明帝埋葬的地方。”

兩個導遊帶著隊伍穿過慶樓,明暗的光影在學生臉上交錯,可走了沒一會,所有人都愣住了。

“怎麼沒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