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前麵已經沒路了,因為眼前的這座山丘就是慶端陵地宮所在的地方,建明帝和孝端皇後都埋在裏麵,慶端陵保護的很好,從沒有被人挖開過,所以現在我們隻能看見這個山丘。”
“不過從這再往左轉,有慶端陵博物館,那裏麵陳放著許多文物,接下來給大家半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之後我們將帶大家去博物館繼續參觀。”
“好!”
學生們紛紛散去,拍照的拍照,打卡的打卡。
半個小時之後,才又回到了原地集合。
導遊們轉而領著他們往博物館走。
“慶端陵博物館是在1973年建立的,雖然慶端陵的地宮並沒有挖開,以至於我們無法看到裏麵跟建明帝與孝端皇後相關的精美陪葬品。”
“但是最近這十天,慶端陵博物館有專門針對孝端皇後的藏品展覽,大家很幸運的能看到裏麵從全國各地調來的珍貴藏品,其中孝端皇後曾經戴過的鳳冠更是鎮館之寶的級別。”
到博物館門口過了安檢,學生們依次走了進去。
裏麵開了空調,乍一進去,一股冷氣迎麵撲來,瞬間驅散了外麵的炎熱。
“我國許多曆史巨變的起始,其實都來自於建明帝與孝端皇後。所以了解他們、了解了他們統治下的那段曆史是非常有用的,這第一個展櫃裏陳列的就是孝端皇後在做大臣時期用過的徽墨,大家知道文房四寶是什麼嗎?”
“筆墨紙硯。”
“沒錯,就是筆墨紙硯,在我國漫長而又燦爛的曆史長河中,湧現了許多種類的墨,而徽墨在古代就非常有名,價格也十分昂貴,有落紙如漆,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鬱,豐肌膩理等特點。”
“送賀臨這條墨的人當時還是六皇子,也就是端王秦縱。那個時候,身為大臣的賀臨還處於端王的派係之中,不過後來有研究表明,賀臨隻是假意加入端王派,實際上私底下還是建明帝的人,屬於身在曹營心在漢。”
“哇,臥底嗎?這也太酷了!”
“乍一聽會覺得很酷,實際上這種奪嫡黨爭的競爭是相當殘酷冰冷的,決定了要輔佐建明帝之後,賀臨一直沒有動搖過。
這裏麵有沒有參雜私人感情不好說,但賀臨確實相當有魄力也有眼光,畢竟一開始,身為五皇子的秦淵勢力不大,十分弱勢,並不被朝中所看好。”
繼續往下走,眾人來到了一個新的展櫃前。
“哇……”
人群中接二連三的響起驚歎聲。
展櫃裏是一幅畫作,畫中女子一身古裝,眉如青黛,眸似星河,漂亮到讓人挪不開眼。
而這幅畫作不同於平常看到的古畫,它融合了西方的寫實風格,讓畫上的人看起來栩栩如生。
“眼前的這幅肖像畫是西洋的傳道士為孝端皇後所畫,賀臨主導的開放海禁順利實施之後,我國與外麵的交流日益頻繁,有許多歐洲的傳教士來到我國。”
“畫這幅畫的傳教士在我國學習了好幾年,融合了西方與中方的繪畫風格,後來偶然間被孝端皇後所看見,便令其為自己畫了這幅畫。”
“孝端皇後去世之後,這幅畫並沒有隨之陪葬入地宮,而是被寧盛公主留在了身邊,用以緬懷母親。後來就流傳到現在,才能讓大家一睹孝端皇後之芳容。”
有人問:“這裏會有建明帝的畫嗎?”
“有,我們繼續往裏走。”
隊伍繼續往下走,又到了一個展櫃前。
這裏掛了一幅古畫,但不是單人的肖像畫,而是雙人的。
一男一女牽著手隨意的走在園林中,眼含笑意的望著對方。
周圍鳥語花香,景美,人更美。
“眾所周知,建明帝直到去世後宮中都隻有孝端皇後一人,此畫中的男女便是建明帝與孝端皇後,但這幅畫采用的是我國傳統畫法,因此起容貌上會比之前那幅畫稍有不同。
畫中的建明帝與孝端皇後都已經步入中年,而畫師所畫是他們在午後散步的場景,步入中年依舊如此恩愛,牽手漫步於花園,兩人的確是可以說上一句情比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