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學課的上課地點距離南三區軍閣並不太遠,沿大路直行,不多時,一座並無太多裝飾卻顯得氣勢恢宏的樓閣便出現在幾人眼前,紅牆麵,琉璃瓦,飛簷係有銅鈴,正紅色朱漆大門的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鴻儒閣”。
不同於芳華閣的竹樓那般清新淡雅,也不像軍閣那般雄偉高大,鴻儒閣看上去非常普通,但偏偏就是這座普通的樓閣,卻總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味道,忽而感覺樓身彌漫著浩然正氣,忽而又感覺樓中充滿了陰險譎詐。閣內的陳設也很平常,如同民間教書識字的私塾一樣,一個古色古香的講桌上放著戒尺,講桌前是排列的整整齊齊的桌椅。
十人先後走進鴻儒閣,各自找好位置坐定,幾個不安定分子也沒什麼話說,整個鴻儒閣安靜了下來。
申時一刻,鴻儒閣外傳來了緩慢的腳步聲,眾人連忙坐正了身子,齊齊望向了門口。
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走進鴻儒閣的竟然是一個略顯佝僂的老人,他身著藍色粗布長袍,滿頭白發用一支木簪束起,臉上滿是皺紋,眼袋下垂地很厲害,一副風燭殘年的模樣。
此人一出現,整個鴻儒閣裏頓時鴉雀無聲,倒不是有誰認識這個老人,而是所有人都先入為主地以為導師一定是一個武聖強者——武聖強者壽元足足有五百年啊,薄丹峰都近兩百歲了還是中年模樣,那以這個老人的外表來看,該是活了多久啊?怕是至少有四百年了!四百多歲的武聖,就算是在所有武聖中也應該是前輩了,他們怎敢放肆?
就在其他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時候,柳亦竹卻皺了皺眉:“不對······他的境界,隻有先天初期!這不應該呀,以登天府的規矩,一組的導師應該是武聖才對······”
就在柳亦竹正疑惑的時候,老人已經走到了講桌前,拿起戒尺,在桌上輕輕敲了一下,有些渾濁的眼睛看向了正襟危坐的學生們,道:“我姓薑,是你們的政學導師,以後負責教你們為官、治國之道。”
薑!
柳亦竹心裏一震,想起了一個人,或者說是大夏一個特殊的家族——曆代帝師家族,薑家。
薑家的始祖名為薑天軒,是三萬多年前一個經天緯地的人物。
薑天軒不僅是個能翻雲覆雨的武道大能,而且在其他方麵也有很大建樹,他首創以金、銀、銅貝交易的方式,奠定了後來虛煌大世界貨幣統一的基礎;他第一個提出了“國”的概念並寫出了虛煌大世界的第一本律法;他還開創了整個虛煌大世界沿用至今的曆法——天軒曆。也正因為他對整個虛煌大世界做出的貢獻,他被世人尊稱為薑大聖人。
可惜,天妒英才,薑大聖人的後人如同真的是被老天嫉妒一般,不僅隻能一脈單傳,而且永生無法到達聖境。所幸,薑天軒的後裔均是超凡之輩,盡管不能在武道上激流勇進,在其他方麵卻繼承了先祖的天賦——薑天軒的兒子是一位琴道高手,名曲《疊陽關》就是他的手筆;薑天軒的孫子是一位傑出的陣法家;薑天軒的重孫是一位大軍事家;而從薑天軒十七代孫開始,曆代薑家後人都會成為大夏帝師,夏皇相見都要以“師尊”相稱。
“恐怕,這位薑導師,就是薑天軒的後人,當今夏皇的帝師了吧!”柳亦竹看著眼前這位似乎隨時都可能倒下的老人,心中暗驚。
(本章完)